遍布天下,天下超过半数的商人都加入了赵国商会。赵国有天下最便宜的食盐,有垄断性的纸,近乎垄断性的战马和煤炭,有天下最精良的农具,最好喝的奶酒……
天下已经离不开赵国,商人更离不开赵国。
特别是现在,真正的大商人,敢于冒险的商人,都跑去西域了,剩下的中小型商人只能在中原喝汤。
在中原经商,除了蜀锦、琉璃等少数商品之外,其他全都离不开赵国。
没有人站出来反对,赵括和他们商量的时候是真商量,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但如果下的命令,那反对也没有用。
而且赵国准备这铸币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看到一船船铜块被运回邯郸,大家早就猜到了这一天。
能够统一货币,取缔劣质货币,对大家都有好处。
「如果回收旧币,仅凭铸造的两亿铜币恐怕不够。而且……可能会有人铤而走险,铸造大量劣质铜币,来兑换优质铜币。」蔺相如说道。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铤而走险的人,只要利益足够,即便是杀头也会有人蜂拥而至。
「将回收的旧币重新铸造成新币就行了,虽然会有损耗,但相差不会太大,除非回收上来的全部都是劣质到极点的铜板。至于第二点,对于兑换大量铜币的,可以让其提供铜币来源,核实之后再给予兑换。若是过于劣质,则不予兑换。」蔡泽说道。
其实过于劣质的货币并不多,绝大部分铜币虽然称不上货真价实,但勉强能用,比后来汉朝强多了。
倒不是这些人有底线,而是这个时期天下没统一,大家有选择性,你铸的币太烂没人用,不仅赚不到钱,还白白浪费钱。
「如果对方将钱分给大量平民,由平民来兑换呢?即便是官府恐怕也发现不了吧。臣更建议对于劣质铜币进行折价兑换。」虞信说道。
「不行。」赵括立刻说道,「赵国铜币各异,很难定折价的标准,即便定好标准,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后受损还是最底层的平民。寡人宁愿朝廷吃一点亏。」
从理论上来说,虞信所说的折价处理没有任何问题,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朝廷的亏损。
铸币本身朝廷是能够赚钱的,但如果用来兑换旧币,赵国不仅无法赚钱,还要亏很多钱,虞信也是为了减少赵国的损失。
但这件事是要人来处理的,要人来处
理就会出现主观判断,双方判断标准不同,就会有人不满。
甚至底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