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人是真的愿意为赵括效死,而不是口头之言。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主哪怕对臣下有一分好,臣下都会铭记一辈子,回报百分。
“诸位上车吧,寡人要看着诸位离去。”赵括对大家说道。
“臣等告退。”所有官员俯身一礼,而后转身,登上马车。
赵括目送所有车辆消失在官道的尽头,方才转身回到宫中,准备处理政务。
说来,他已经近一个月没有来政事堂了。
不用处理政务就是爽。
不像以前,每天天亮就起来处理政务,一直到天黑才回宫中,简直比坐牢还累。
“大王,齐国使者来了。”鲁仲连见到赵括,连忙起身道。
齐国使者来邯郸都好几天了,但赵括这几天一直在忙,没空见他。
“齐国答应我赵国的条件了?”赵括问道。
“没有,齐国是来求和的。”鲁仲连说道。
“赶出去。”赵括摆了摆手。
“大王,臣以为还是见一见比较好,齐国毕竟是王后的母国,不宜闹得太僵。而且据齐使所说,我赵国一乡被屠,真的不是齐国干的。他们愿意将这件事情调查清楚,找出幕后势力。”蔺相如说道。
“是啊,大王,还是见一见吧。”虞信也说道。
相比较为赵人报仇,他们更看重赵国的利益。
燕国被吞并,辽河平原要开发,道路要铺设,学院要建。河套也还在开垦,水利设施还得几年之后才能全部建设完成完工,无法反哺赵国。
赵国外面还在打仗,全靠河北和太原等地支撑。
之前赵国朝堂支持伐齐是想攻占齐国的土地,增强赵国实力,现在赵国吞并燕国,土地已经扩张到了极限。
因此朝堂上的主流派从支持伐齐变成了促进停战。
“那就见见吧。”赵括从善如流。
“对了,大王。还有一份秦国情报,说秦王稷御驾亲征了。”蔺相如说道。
“秦王稷御驾亲征?他都七十多了吧?”赵括有些惊讶。
乱世之中,国君御驾亲征的不少,但七十多还敢御驾亲征的,秦王稷也能称得上前无古人了,不过来者还是有的。
后面还有个叫慕容垂的老家伙,七十岁的时候也干过这种事。
但人家那是从小就开始冲锋陷阵,一直打到老的,秦王稷才打过几次仗?
这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