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
考虑到大部分人不识字,还有可能听不懂其他地区的语言,乐间和特地雇佣了几名当地人,用当地的方言宣读。
为了取信于人,乐间还特地召集了城中的一些富豪和商人,从他们手中购买了一些粮草和布衣。
这些富豪为了讨好赵军,表示这些东西可以送给赵军,甚至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做好破财免灾的准备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听说哪个军队攻占一个地方,还要花钱买东西的。
说实话,如果不是为了应对接下来秦军的反扑,乐间早就收下了,他又不会和钱过不去,况且赵军这么多人也要赚点辛苦钱。
能赚到钱,将士们的士气才会更加旺盛,更愿意跟他作战。
不过为了收买人心,取信于民,应对接下来秦军的反扑,乐间还是选择了按照市价和富商们交易,建立了初步的信任。
此时,每一处告示前都围满了人,百姓畏惧的看着赵军,生怕对方突然上来给自己一刀。
或许是见到赵军没有这么做,百姓们逐渐放下心来,一些胆子大的,甚至主动询问赵军,秦国是不是被你们打败了。
「城中百姓虽然对我们有些畏惧,但眼中并没有仇恨。末将以为,这是好事。只要我们约束将士,严禁抢劫,骚扰等事情的发生,让大家放下对我们的警惕并不难。」副将扬尘说道。
「城中百姓多面有菜色,由此可见,秦国赋税之重,我们想要收买……得到大家的支持,或许可以从这方面入手。比如开仓放粮,以工代赈等等。在帮助我们干活,得到粮食的过程中,也能够增加当地人对我们的认同感。」参谋说道。
「狄道城中一部分是曾经的义渠人,他们对秦国杀死义渠王非常痛恨,这些年间不断有人站起来反抗秦国。一部分则为秦国迁过来的罪犯,商贾之人,这些人对秦国颇有怨言。末将以为,或许可以找到义渠王的后人,向朝廷请求册封。如此一来,这些义渠人必定归心,甚至能够动摇秦国在陇西和北地的统治。」另一名参谋说道。
「册封要大王同意。等我们找到义渠王的后人,再写信送到大王手中,大王同意之后再派使者过来册封,最快也得两三个月。」乐间摇了摇头。
两三个月之后,黄花菜都凉了。
如果三个月以后,秦国仍然没有派来援军,或者援军无法攻下狄道城,那么册封义渠王后人没有任何
意义。
如果三个月以后,狄道城再次回到秦国手中,那册封义渠王的后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