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范增和尉缭惊喜的说道。
他们本以为能担任县令就不错了,未曾想赵括直接让他们治理一个郡。
「我赵国未来几年的国策之一,便是治理辽河平原,你们赴任之后,一定要好好配合郑国治理辽河,这关乎我赵国未来的战略走向。」赵括说道。
「臣记住了。」范增和尉缭郑重的说道。
「你们先回去吧。」赵括挥手道。
「臣等告退。」范增和尉缭俯身说道。
「大王,你看看。」这时,蔺相如从外面走了进来,将一封信递给赵括。
「怎么了?」赵括将信件接了过来,看到署名,神色微微一变,竟然是他刚刚才提到过的郑国。
赵国吞并燕国之后,就开始谋划治理辽河平原的事情,由于燕地没有能够挑大梁的水利大师,赵国便将郑国从河套调往辽河。
到了辽河之后,郑国用了近一年时间,走遍了整个辽河平原。
他发现辽河平原和河套完全不同,河套是草原,开垦之后就能够种植庄稼,他要做的是建水渠,满足庄稼的灌溉。
但辽河流域不同,那里是大片大片的沼泽,得有方圆数百里,且下游和黄河类似,河道不稳定,经常到处摇摆,入海口众多,想要将其变成良田,需要一点点束水,固土,筑堤,固定河道,难度是开发河套的数倍。
即便是征招辽东辽西所有百姓,也要耗费二十年以上时间才能见到成效。不是每个国家都愿意花这么大的代价去治理一个地方的,而且辽河平原地处东北,在这个时代乃苦寒之地,又远离赵国中心。
从哪个角度来看,赵国开发辽河平原的意义都不大。
在郑国看来,赵国又不缺土地,犯不着花费这么大人力物力去整治辽河平原。
他无法决定这么大的工程,只能写信给朝廷,将情况说明,至于朝廷如何选择,就不是他能决定的事情了。
赵括眉头紧锁,辽泽是东北大泽,具体有多大他不知道,但面积绝对不小,历史上隋唐攻打高句丽,都因为辽泽的阻拦而战败过。
按照历史的进程,辽泽要等到清朝末年才会因为人口逐渐增多而消失,而赵国的人口是远远无法和清末相比的,如果官府不推动,就算再过一百年,辽河平原还是一片沼泽。
如果只有一个辽河平原,赵括可能会放弃,毕竟天下的中心一直是在中原,中原随便一块土地的价值,都远超辽河平原。
但辽河平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