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的向导和任劳任怨很少发脾气乱叫的沙漠之舟,即便连夜赶路速度也不比白天慢多少。期间洪涛还给地头蛇买提江上了堂眼下没啥大用,但以后没准能救命的物理课。
由于是沙地和水塘共存,沿途很多地方看着没啥问题,但只要走上去地面就会越走越软,最终把人畜都吃掉。所以按照买提江的说法,宁可从膝盖深的水里趟过去也尽量别走只有一层薄薄水皮的地方,十有八九是流沙。
可洪涛就是不信邪,一边跟在后面一边偷偷做试验,不到几公里愣是找到了一个快速穿越近路的窍门,顺便把张伟平和买提江也给教育了,真是活到老学到老。
非牛顿流体,经过用脚掌轻轻拍打有薄薄水层的沙地,洪涛发现并不是所有这类地形都是吃人的流沙,有些地方很可能是宾汉流体,也就是说有时候像液体,有时候又像固体。
那到底判断的对不对呢,洪涛是没本事用公式计算出来正确结果的,只能采取笨办法——亲自试试!
他把登山绳绑在腰上,另一头缠在骆驼的鞍具上,深呼吸带助跑,在众人目瞪口呆中从流沙上一溜烟的跑了几十米远,安全站在了另一边。
实验结果证明,有些流沙经过岁月的积淀,上面一层已经是非常非常细的泥浆了,属于天然形成的非牛顿流体。
这种状态对低应力的反应很迟钝,比如快速跑过去,基本就像是踩在坚实的路面上,甚至比干燥沙地的变形还小,不会把人陷进去。
但千万不要慢慢走,那样的话坚实的路面立马就会变成粘稠的泥浆,越咕容泥浆越稀,越容易把人陷进去。
不过这种地形暂时利用不上,人可以快跑,骆驼真不成,尤其是成长在新世界环境里的骆驼,它们也从沙漠之舟向湿地之舟进化了。
遇到这种地形任凭如何拉拽鞭打,坚决不向前挪动半步。不知道它们是从哪儿知道的流变学,还学的挺扎实,一眼就能认出前面的路不安全。
前半夜的行程还算顺利,骑在骆驼上除了感觉有些潮湿和需要时不时驱赶迎面扑来的大苍蝇之外,并没什么意外。
但到了凌晨四五点钟,天空突然飘下来密集的雪花。在没什么风的情况下特别像棉絮,即便掉在脸上手上也让洪涛反应了好几秒才意识到真的是雪。
这下想连夜赶路也不成了,大雪很快就覆盖了所有。水塘、沙地、沼泽,包括芦苇丛全都变成了白色,即便是买提江也分不出哪儿能走哪儿不能走,只好先找地方搭建帐篷休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