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却极少有人知道,他却借着空印案的思路,另辟蹊径将这空印的窍门运用在了密旨与锦衣卫的身上,其用意也是巩固皇权。
洪武朝勋贵大臣极多,锦衣卫虽名为天子耳目,可若是事发突然,能做的却很少,尤其是塞北边关,天高皇帝远。
极容易因为身份的差别,导致束手束脚,不能把握时机,生杀难定。
于是朱元璋边别出心裁,借着空印案的灵感,学为己用。
将无数份密旨盖上大印,私下授发与派驻边关的锦衣卫。
密旨不等于圣旨,圣旨是皇帝的旨意,而密旨则是皇帝为锦衣卫加的一道殊衔,一份尊崇的身份以便他们压制远在外地的勋贵大员。
这类似于后世之宪兵,见官大一级,只要密旨在手,无论你是一品大员还是公侯伯爵,只要锦衣卫亮出密旨,那持有密旨的锦衣卫即是此间最大的官。
密旨上内容则由锦衣卫书写,拥有暂时的生杀予夺之权,无人敢不从。
足见朱元璋当年对锦衣卫的信任,也足见朱元璋对权力的把控。
如今这寇石城竟然拿出了这么个东西,这倒是让应浩没有想到。
如今燕王朱棣推翻了一切建文旧事物,尊崇恢复朱元璋的一切事物,这废弃多年的密旨自然也摇身一变成了香饽饽。
寇石城叹道:“本不想兵行险招,可是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说罢便奋笔疾书,片刻洋洋洒洒结束,招呼应浩前往衙门。
包元乾正在内堂给邓李二人汇报近日的情况,话未说完却看到端着一卷赭黄布帛的寇石城二人入内。
“闲杂人等自可退去,有上位密旨,宣与邓大人,李大人听候。”
他声音漠然,不带一丝色彩。
包元乾虽不解其意,自然也知道自己就是那个闲杂人员,自然退去。
出屋门时见到邓平虏寻到李承恩来一并听旨,自然也就合上了内堂房门。
过了一炷香的功夫,内堂门才被推开,走出了寇石城二人,显然是比来时颇为轻松。
包元乾照例入内,却见邓李二人有些龃龉,似乎闹的有些不愉快。
“知人知面不知心,他们二人这般急切,早晚要上那马哈木的当!”
邓平虏怒哼一声,不快道。
“他们整了这么一出,已然是铁了心,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李承恩看着外间若有所思。
邓平虏不甘道:“这究竟是真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