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一旦那时恐怕便不是这么恭顺的了吧?
所幸永乐时期他们并未如愿,因为这是朱棣不愿看到的,所以终永乐一朝,玩的便是制衡之术,鞑靼翘头就联合瓦剌三顺王揍鞑靼,瓦剌翘头便亲征瓦剌,在忽兰忽失温一战揍垮了瓦剌三巨头,使得他们乖乖做了明朝顺民。
人人皆言朱棣在“武略”上一骑绝尘,却没人注意朱棣在“文韬”上更为惊艳,对于国与国的纵横捭阖之术更是炉火纯青。
后世皆误以为朱棣只是个能征惯战的武夫,殊不知他的谥号乃是太宗文皇帝,这个文字就代表了他此生的内核与贯穿一生的总结。
光这一点,他的孙子那被吹上天的宣宗朱瞻基就远远比不上朱棣,宣德年间自称文武双全的宣宗竟然眼睁睁地看着瓦剌脱欢做大,对于鞑靼阿鲁台的求救竟然视而不见,坐视脱欢灭了阿鲁台,使得东西蒙古实现统一局面,蒙古自洪武分裂六十余载又一次统一后空前强大,直接为十余年后的土木堡之变埋下的深深的伏笔。
待到明堡宗出征时,所领大军步骑合计不过十余万,精锐骑兵更是只有五万人。而那时已然东西蒙古一统的也先太师却一次性调集了十三万的精锐骑兵,分两路南下参战。
而明军精锐骑兵早已在鹞儿岭被瓦剌集中主力全歼,剩下除掉各地留守之兵,土木堡之战的明军只剩下不到十万的步兵。
加之猪头皇帝和狗头军师王振的一通瞎指挥,硬是让不足十万的步兵面对十三万蒙古骑兵的围攻,顷刻便灰飞烟灭。明军土木堡之变败的并不冤枉。
包元乾看着马哈木一一给自己介绍对面的北元高官与贵族,他点头应和着,马哈木说完又对包元乾倒着苦水,诉说着草原上的不公与局势。
包元乾借机听到了不少自己亟待的消息,心中悄然分析起这草原的局势。
这瓦剌四部在如今还未形成,和硕特部还未加入瓦剌联盟,绰罗斯部也未分裂为准噶尔与杜尔伯特。
如今的草原上最强的便是绰罗斯部,紧随其后的便是乌格齐的土尔扈特部,以及把秃孛罗的辉特部。
辉特部与绰罗斯部联合拳打反骨仔乌格齐脚踢东蒙古阿鲁台,对于其他部落的林中百姓似乎...也不是很感兴趣。
加之东蒙古阿鲁台部同时与瓦剌三部和散在各地的林中百姓部落开战,可谓是比日本战国还要乱。
这西北之地更是乱上加乱,对于自己根本没有什么发挥的土壤,用后世的话来说便是各军阀势力气候已成,已无更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