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我告诉你吴高,大局已定。关外鞑靼陈兵数万,边尽皆反叛。纵使你如今得知又能如何!?整个山西行都司数日内将化为焦土,你这点兵马守城尚且捉襟见肘,如何御敌!!不若放了我,大家同归塞北做一土皇帝岂不妙哉!?”
他的声音由近及远,逐渐微不可察。不过他的话始终萦绕在众人心头,他虽然穷途叫嚣却言之有理。
如今雁门虽平,但太原援兵需要时间。
大同内女干虽然肃清,但是大不过一人如何御敌之七万大军?
若是坚守大同城,自然可以安保无虞,但是整个山西行都司的老百姓和囤田可就遭殃了。纵使太原援兵赶来,也只能是止损而不能做到保全整个行都司。
吴高看向他身边的几个“塞北义士”,此次他们提供情报,又出力不少实在是居功至伟,他如此肃清了内女干也需要助力,他倒是有意提拔几人。
吴高询问之下,包元乾几人皆道,“愿为吴侯效力,共平叛乱。”
他本意将包元乾几人顶了那几个千总守备的缺,暂代缺额以应边塞之变,但是却被包元乾几人拒绝了。
他们几人想的很明白,虽然内女干被查,可这些人手下的骄兵悍将却不会服于一个空降的没有名头的外人。
他们空降要职,一旦引起上下不和,不但起不到统筹协调的作用,反而会引起将兵离心,继而哗变。如今的缺额,还是得由吴高从军中名望甚众者挑选。
吴高听罢也觉得有理,只是如今贼寇分两路入塞,他。@·无错首发~~
兵力不足已然陷入被动。
“吴侯手中有一人,可否自迎一路敌军?”就在吴高愁眉时,姜为却看了半晌沙盘,上前道。
吴高不解其意,心道鞑靼分二路而来,杀虎口敌军应有三万人,而阳和口则是接近四万人。他久经战阵,若是让他率军单独迎任何一支敌军他都能凛然不惧。
但是怕就怕自己挡住一路大军,而另一路如入无人之境,一路攻城拔寨就连防备虚弱的大同也不能幸免,如此一来丢城失地的诛九族大罪他是难以承担的。
姜为作揖道:“若是吴侯信得过在下,届时鞑靼一旦入寇,吴侯可留少量兵士驻守大同,而您将本部万余人正面迎击杀虎口来犯之敌,不必取胜只需列阵扎营将之死死拖住。”
吴高皱眉道:“拖住不成问题,只是另一路四万大军如何办?”
姜为指着沙盘继续道:“此处四万大军无需吴侯担忧,我等本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