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在苏州曾说过,罗家在江南乃巨富,富甲一方,早年定居苏州,已数十年矣。
他不由得问道:“你也知我名?罗老爷子可还安好?”
罗法尚轻叹一声,面露遗憾之色道:“曾祖昨儿年冬天已驾鹤西去。”
包元乾听到罗贯中已去世,想到往日与这文学巨匠在军营***同探讨《三国演义》的时光。他还说如今到了江南找机会去拜访一番罗老爷子,如今却是天人两隔,颇有些伤感,“究竟是物是人非啊。”
罗法尚拂去哀伤道:“不过曾祖也算是喜丧,虽然一生坎坷,终了倒是老来圆满。他完成了呕心沥血的著作,据父亲说曾祖梦中去世时,手中还怀揣着两部总集。”
包元乾听罗贯中乃梦中去世,多少有些慰藉道:“罗老爷子这两部著作必当名垂千古,定不负他终生发奋之志向。”
罗法尚点头道:“曾祖自肃州回江南后,便时常与家人念起司业。直言司业颇有才华,为他出谋划策不少,实乃奇人也。他每每念及司业,总是一副怀念忘年交的老友般。故而,我们阖家老幼这才对司业的名讳记忆颇深。真没想到,能在国子监遇到司业您。”
包元乾到没想到罗贯中对自己的评价这般高,他倒是愧不敢当,毕竟抄的壬午本与毛本的精华,集数百年来明清文。
人的结晶,实在对于罗贯中有些降维打击了。
“罗老爷子于我有恩,既然今日得遇其后人自当不能匆匆而过。”包元乾做了个请的姿态,“走,罗小侄。今日咱们畅谈一番,不醉不归。”
这罗法尚虽然只小了他十岁,但是其父辈多是三十出头的年纪,与自己乃是平辈。加之师生之别,他唤起侄辈并无歧义,罗法尚也欣然同意。
二人入了酒楼,相逢恨晚般,举杯畅饮至夜禁前方才作别。这罗法尚年龄虽小,却是出口成章,颇有些才华。他们相约日后当要多加逢面,罗法尚还邀包元乾去苏州做客。
临近初春的寒冬,夜晚来的格外早。
包元乾顶着寒月向朝集院走去,一路上带着三分醉熏回想方才在吃喝间,从罗法尚嘴里得到了许多关于罗家的消息。
往日他原以为罗家只是商贾巨富之家,因为罗老爷子爱著书立说的缘由,收揽的不少文集。可从罗法尚说辞来看,自己还是小看了罗家。
罗家立于江南近百年,不但在商业一途登峰造极,在文学造诣上也不低。他只知罗家家赀万贯,却不知罗家的藏书阁更是网罗汉唐以来的诸多古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