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什么秘密一般直直朝文渊阁外而去。
包元乾寻到解缙告别后,便走出皇宫登上马车直往卢刚锋处而去。
在马车上,包元乾陷入沉思。
他方才从前元档案中得知了不少前朝对于白莲教的说辞,虽不知真假,但是足以让他换个角度思考白莲教这个奇怪的组织。
他只恍然为何以卢刚锋的本事,跟踪打探了白莲教这般久,收效却甚微。
原来卢刚锋所打探到的,皆是最为表面的浅层,全是些由乞丐难民构成的信徒,被一二作祟者以救苦救难的口号聚集利用。
包元乾原本还好奇,为何如此不堪粗鄙的白莲教竟然能经久不衰,组织调度有序甚至还能搭上官僚阶层。
但如今想来,极有可能与消弭了千余年的太平道有关!
这太平道徒极有可能借着白莲教这个躯壳,深耕于白莲信徒中并充当这个结社组织的大脑!
太平道自汉末黄巾起义后,便列为历代之邪祟之物,被禁绝封杀。
百姓们早已谈之色变,朝廷见之厌弃,他们在民间信徒中已无发展的土壤。
太平道虽偃旗息鼓,但是暗中信徒却仍深耕于苦难者之中,以符纸符水救苦救难,只要苦难不绝,太平道便屡禁不止。
在消弭数百年后,大约便是在两宋之际,一个结社组织被创立,白莲教应运而生,规模巨大。
这太平道人自然见缝插针,先以信徒加入寄生于白莲教,再经过数百年衍化,逐渐鸠占鹊巢占据了白莲教这个庞然大物。
的上层。 无错更新@
这也就是为何白莲教起初只是纯粹的结社组织,后来则演变为暴乱,叛乱的引导者。这以暴力推翻现有秩序局面的做法,向来就是太平道人奉为宗旨的法则。
那卷白莲轶事所载也是作者猜测,语焉并不详尽。包元乾自己也只能从中推断二者之间的关系,这白莲教其中极有可能是分为表里两派。
一派乃毫不知情的普罗大众信徒,这些人是白莲教中的最底层,也是最庞大最容易被闪动的群体。
而另一派则是披着白莲教外衣的太平道徒,这些太平道徒极有可能组织严密,进退有据,等级分明,以白莲教这块金字招牌招揽信徒,再逐渐纳为己用,煽动暴乱。
他恍然想起元末农民起义,那韩山童与刘福通二人,明面上或许是白莲教徒,但实际上是否为太平道作祟,还有待商榷。
若韩、刘二人果真是太平道徒,那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