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异常。
殿前空出偌大的白玉铺就的场地,御林军分列四处方阵,岿然地守住四角。
图形各异的旗帜飘扬,纷繁华丽罩甲耸立,偌大的人群如蚁般却是鸦雀无声,万目投聚之处,包元乾神色如常立于正中,曳撒被疾风吹拂而动更显如松身形,隐有大将之风。
非是包元乾刻意如此装腔作势,而是自他习练易骨伐髓之道后,不仅明面上改变了其体质与武功,更在悄然无形中让他的神态气质焕然一新。
举止谈吐间,已迥然往昔。
最为重要的,是包元乾有一股所向披靡的自信。仿佛自身能气通天地般的透彻,怀揣一身本领在手,心中睥睨四方的傲气油然而生。
文东武西,分列两侧,浩浩荡荡,噤声肃穆。
万众瞩目下,包元乾稳住跳动的心弦,上前跪拜高呼道:「微臣包元乾,参见圣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平身!」
朱棣声如洪钟传来,似乎极为痛快不已。
龙椅左侧同样是把金椅,上面端坐个颇为肥胖的蟒服男子,年岁与包元乾相仿。右侧则立着两蟒服,头戴翼善冠的男子。
一人二十出头粗犷健硕,威风凛凛。另一人则是器宇轩昂的少年模样,二人都是年轻气盛,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与那肥胖男子的静态形成鲜明对比。
包元乾斜睨两侧的文臣武将,端地是济济一堂。他当殿面圣也不是头次,只是这一次文武竟然来的如此整齐!
文臣中蹇义,夏原吉等六部尚书领着百官持着笏板凝视自己,恩怨情仇写满众人脸庞。
武将勋贵中,一应俱全,除了平叛的纪纲与右大营副将军耿炳文不在,就连那老迈的武定侯郭英也在场。郭英年迈,朱棣赐了他一座,以表对着淮西硕果的尊重。
那李景隆与赵曦几人,赫然在列,憎恨地看着包元乾,一脸愤懑正窃窃私语,不知商量着什么。
「驯象所司吏包元乾,大败阿鲁台,平叛行都司,入朝后惩治国子监,扬威会同馆。虽朝堂妄言,可被寡人贬谪后却并未气馁,反倒是戒骄戒躁驯象有方,为大明争得颜面,实乃辅国良臣!」朱棣负手起身,傲视群臣道:「可大明朝虽有科举,却无武试,蓦地拔擢其人,恐武人军士不服。故而寡人今特于武英殿前召见群臣,在诸位见证下考核包元乾的本事,免得私下有人口服心不服....呵呵。」
文武大臣议论纷纷,这武英殿殿试已然多年未启,上一回还得追溯到洪武时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