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解决了这一问题的你,完全有足够的资格。」
谷炳是他带的第一个学生,人品性格都很不错,当初跟着他学习的时候也很努力,但可惜的是天赋差了一点。
当然,这里的对比是和同期学生阿米莉亚做比较的。
再加上上面的导师还是他,从一开始谷炳接触的就是最顶级的那一批天才,也导致原本就内向的性格中掺杂了一些不自信。
即便是和阿米莉亚一起解决了布洛赫猜想,这份不自信在他面前依旧存在。
谷炳点了点头,深吸了口气,道:「嗯,那需要我做些什么?教授。」
徐川笑了笑,打开电脑邮箱,将人工SEI薄膜和锂硫电池相关的实验数据发给了谷炳。
「我给你发了一封邮件,邮件里面有前期的一些实验数据,你需要先帮我将这份清单中数据整理出来。」
任何研究工作的第一步,都是先了解收集足够与这个问题相关的数据和文献开始的。
而面对着如何为化学建立起一套精准有效且普遍适用的计算模型这一庞大且繁琐的工程,他已经找到了对应的切入点。
那就是电化学的微观实质反应过程的理论解释!
先完成这个,然后再推向整体。
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如同攀登珠峰一般,先前进到大本营建立起来一座属于自己的营寨再来向顶峰冲刺!
......
在徐川忙碌着准备为电化学微观实质反应过程建立一套完整的化学理论解释时。
另一边,电池界针对川海材料寄出去的锂硫电池的实验和检测工作也陆续的完成了。
最先对外发表相关实验检测数据报告的是普朗克固体研究所和普朗克·弗里茨·哈伯研究所。
这两家同属于马普学会的研究所,在电池领域均有研究,名气也不弱。
因此在处理的时候,川海材料研究所自然给两家都邮寄以供检测的锂硫电池样品。
一石激起千层浪,普朗克固体研究所和普朗克·弗里茨·哈伯研究所对锂硫电池样品的实验检测数据,再度在电池界掀起了剧烈的讨论。
【普朗克研究所公开了对川海材料研究所邮寄的锂硫电池实验样品的检测数据,能量密度高达2000h\/Kg!】
【tF?两千质能量?】
【能量密度并不是关键,锂硫电池问题的关键在于多硫化合物的扩散问题和穿梭效应难题,这才是关键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