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图上来看,蒋意所部占领的巩城,乃是魏军向西撤离的必经之路,河雍城则是赵军北窜回到轵城的最近的路程,至于负黍城又是楚军南逃的关键节点。
显然,王龁将军所布置的三路大军,就是奔着将三国的联军全都留下去的。
当然,三城之中也有着些许的不同。
这当然也跟周王畿的地形有关。周王畿地处于天下之中,夹在秦、赵、韩、魏四国之间,秦在其西、赵在其北、韩在其南而魏在其北,整体呈现着东西走向,即从东至西、狭而长,从南至北、短而聚。
因此,魏军想要西撤离,巩城占据南北之央,几乎是大军的必经之地,因此这里也是王龁势在必得之所在。
所以王龁派出了精锐的蒋意所部,最先袭占此处。目的自然不言而喻。
而河雍城,虽然是距离轵城最近的城池,只要从此处渡汲水而北上,不过数个时辰即可抵达上党郡的重镇轵城。但因为周王畿东西狭长的关系,河雍或许是最佳的渡河地点,却不是唯一的渡河所在。
换言之,赵国想要北归,最佳途径虽然是河雍城,但以廉颇之能,即便是仓促之间,也会避开此处。
因此,对于北归的赵军,王龁更多的还是要靠蒙骜所部骑兵死死地黏住赵军,河雍城的堵截只能说是聊胜于无。
同样的情况也在负黍城中,虽然这也是楚国南归的最便捷路径,但从东向西,楚国能走的路实在太多了。
故此,在南面,王龁只放了一个都尉带着五千兵马。当然,这也跟楚国的军队只剩下两万多人有关。而大战过后,这个数字还会锐减。
属实是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因此,王龁的意思也很明显了,能堵住最好,堵不住也就算了。
综上,纵观王龁的整个布局,其意图已经十分的明显了。
其首要目标,并不是秦军最大的对手赵军,而是出力最多跳得最凶的魏军。这当然不是王龁一拍脑袋决定,而是如今的军事、政治态势做出的最佳选择。
从军事角度来看,巩城的存在,让联军之中只有魏军,有被秦军全歼的可能;
从政治角度来看,绞杀掉一个上蹿下跳魏国,对其余诸国的震慑程度远高于击溃赵军;
甚至,从之后的战略布局来看,将魏国削弱,能更好地为秦军接下来的战斗做好准备。
什么战斗?仗打到了这个份上,秦王和王龁的野心,又岂会拘泥于区区周王畿之地。联军溃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