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是为了什么打仗,让他们今后打仗的时候,对待自家的百姓们要好一些。
反正他的讲话精神传递出去,杨广是很满意的,毕竟王言说话一口一个陛下,这是绝对的不忘初心,还是从前他认识的那个王言。
等到了这个时候,杨广也安心了,于是他提出了要营建东京洛阳,征发徭役百万,让宇文恺负责,三年完工。
这就开始败家了。
建设洛阳,是一个很有正面意义的事。相对来说,关中是封闭的,不如洛阳过去那般一马平川。都城向外移动八百里,对世家的压制可不是八百里的问题。是以一座巨大的城市,扩张权力的边界,可以镇压中原大户。
同时,这也是关陇集团的势力向外延伸,去跟中原大户进行对抗。
另一方面则是城市供应问题,大兴越来越大,供养大兴的成本越来越高,不如洛阳的水陆交通更发达。若迁都洛阳,对于城市的扩张更加有利。
不好的地方在于,消耗太大了。
事实上这已经是王言劝谏的结果,因为杨广本来的规划,是征发徭役二百万,一年完工。这么看来王言在杨广这还是有几分面子的,对半砍还要多一些。
同时王言也提议对徭役要宽松,不能压迫太甚,否则民力耗费太过,最终是要遍地反旗的。
他对杨广表示可以借鉴曾经治理扬州之时的先进经验,给徭役发一些钱,提供一些好的食物,发一些御寒的衣物,让人们不至于饿着肚子干活。
现在的大隋已经有成熟的条件了,棉花这种东西自然早都弄回来进行种植,经过了多年的改良,虽然品质远不能同一千五百年之后相比,但棉的御寒性能是没毛病的。
同时经过多年的发展,加上王言持续不断的在海外开拓土地,弄回来海量的粮食,国内空出了地来种植经济作物,棉花的收成也算比较可观了。
目前距离进行国内的经济循环,而不是依赖于各种要命的税赋,只差了一个条件,就是国家层面的调控手段。
最直接的一点,当然就是大力发展经济,繁荣商业,而后加征商税。
大隋安稳多年,又大力进行海贸,物产已经很多,商事也已经很繁荣,所以也具备了这个条件。
这是王言早都给杨广讲明白的东西,在王言的劝说下,杨广当然意动了。
于是在定了营建洛阳以后,王言以大隋最大的商家之一的身份,主动上书,表示为了大隋百姓,为了大隋江山社稷,请加商税,他带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