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遍布郡县的盗贼有些奇怪……”
“孔明觉得哪里奇怪了?”
“说不清楚,只是感觉有些怪异。”
刘辩闻言笑了起来,十五岁的诸葛亮在智商和学识上已经称得上一个小参谋了,地方上,这等年纪的大族子弟已经可以在郡府为小吏了,刘辩让诸葛亮在自己身边当个小吏,顺便让诸葛亮接触些政事,也不算揠苗助长。
“觉得奇怪就对了,你可知为何?”
不等诸葛亮回答,刘辩就解释道:“按理说,这些人聚众作乱,是为了阻碍度田,那么这些人便该如去年更改税制时的冀州和徐州那般抱团取暖,最次也该与同一郡国之人联合起来,乡人嘛,总归相对可信些。眼下这样零零散散,分散在各县偏僻之地,不成气候……”
“他们难以影响乡里,自绝于百姓,甘做盗贼,等到度田之事结束,各郡国腾出手来,这些人只有败亡一途。”
诸葛亮瞪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只觉得天子怎么对如何作乱这么熟悉啊?
“是以,孔明觉得,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听到天子发问,诸葛亮抛开脑海中其他乱七八糟的想法,思索了一阵后才试探性地说道:“莫非他们没有户籍的流民亡人,受人蛊惑?”
刘辩答道:“此次重新度田,便是流民也可重新入户,这些人就算一时不知,也不至于一直都不知道吧?”
“既然不是亡人……”诸葛亮皱着眉头冥思苦想,忽然,他眼前一亮,“陛下,这些人莫非是在蛰伏?看似没有目的,实则在等待时机。”
刘辩点头说道:“倒有人与孔明所想略同。”
诸葛亮继续想着:“可这些人在等什么呢?总不能在等着某一日散布在各处的盗贼们集结起来吧?这些人所在之地分隔县乡,真有人能将他们统合在一起吗?”
眼见着诸葛亮已经快要猜到了事情真相,却又不够自信,刘辩没再藏着掖着,提醒道:“孔明当知此前太尉皇甫公领兵坐镇兖州,曾清缴各豪族豪强所养之部曲,素有成效。”
诸葛亮终于明白了——这些盗贼就是大族所养的部曲,应是害怕被官吏清查人口时查出,才将之放了出去。他也想起,兖州的盗贼的确少一些,他原本还以为是兖州靠近雒阳的缘故。
诸葛亮继续想着——这些盗贼之间可能缺乏联系,但供养他们的大族之间却不一样了。
一旦这些大族起了异心……
想到这,诸葛亮脸色一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