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人是保底,之前也曾经提起过,刘封的底线是不超过四万人。
但他却不能这么跟太史慈说,要真这么说了,一来太史慈这些武人说不定又希望能编练六万人,甚至八万人了,二来也是难得的东西才值得珍惜。
太史慈脸色一暗,其人也是能文能武,故此比一般武人要明白的多。
刘封如今可不仅仅只是拣选精锐,他还要提升士卒待遇,同时还要继续扩军。
这三管齐下,对于财政的压力是相当之高的,的确不得不小心谨慎,否则一旦财政崩了,没钱没粮,那时候拿什么来养兵。
如今刘封仅有扬州一州之地,除了两万精锐,还要再编列十三万野战军,若不是有刘骠骑倾力支援,恐怕就连这两万精锐都编练不起来。
若想要有所改变,势必要在财政上打主意,只有更多的收入,才能编练更多的精锐。
想要财政增加,无非是开源节流。
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太史慈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提出,所以也只能暂时罢休。
况且刘封也表露出了拣选精锐并非一朝一夕的态度,日后若有机会,必定还会继续推进的。
想到这里,太史慈脸色又好转了起来。
旋即,太史慈又想到另外一件事,旁敲侧击的问道:“主公,不知这摧锋军主将可曾定下?”
刘封没好气的暼了眼太史慈,故意问道:“老师是有人想要推荐吗?”
太史慈顿时一噎,这弟子当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我难道还能推荐其他人不成?
看见太史慈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刘封心中好笑,太史慈的心思他自然是很清楚,要不然也不会噎到对方的心肺。
不过太史慈毕竟是太史慈,从来就不缺少毛遂自荐的勇气。
最早和太守毛遂自荐去送信,后来和孔融毛遂自荐欲破敌,被拒绝后又毛遂自荐去找援兵,之后在刘繇那也曾经毛遂自荐对抗孙策。
太史慈干笑两声,没有第一时间毛遂自荐,而是转而问道:“主公,不知摧锋军是如何规划?”
刘封意外的暼了太史慈一眼,不过想想也是,太史慈有急智,善谋略,其本质是更偏向士族,而并非豪强。
很多人误会太史慈,看见他为孙策所收服,觉得他是个猛张飞一样的人物。
可纵观太史慈一生的大事,其实他表现出来更多的却是智谋。
他年轻时太守和刺史争端,明明晚到的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