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吴时的糟糕性格,和这段压迫是完全分不开的,甚至刘封一度担心甘宁的性情。
可随着近距离观察之后,刘封却惊喜的发现,这一世的甘宁虽然依旧耿直鲁莽,却远没有历史上那般残暴嗜杀,性情凶顽,这也算是刘封好人有好报了。
甘宁当即点出十条小船,百余甲士交给苏飞,并给其全权之责,让他负责收容陈生溃兵,并保证大江的畅通无阻。
随后,甘宁亲率主力,星夜赶赴夏口,准备与朱桓、陈武合兵。
**
孙策一脸恼怒的从太守府中走出。
自蒯越退兵之后,张羡就立刻将兵权从他手里收了回来。这倒不是说张羡的病好了,而是其子张怿,更是在其中积极撺掇,上跳下窜。
孙策自然是很有野心的,虽然如今已经屈居于刘封之下,他至少目前是绝无二心。
孙家旧部都已经被打乱消化了,连孙家重将也俱受重用,人心都是肉长的,刘封给的比孙策给的还多,而他们之前也曾报答过孙策了,最重要的是,孙家一门都已经投降了,而刘备也好,刘封也好,都没亏待他们。
因此,这些人对孙策、孙权的忠心自然也就消散了许多,最少是不会支持他叛乱了。再加上孙权、孙皎都在刘封手底下任事,母亲吴氏以及弟弟妹妹们,更是定居于吴县。
孙策于公于私,都已经没了造反的能力。
可不造反不代表不想建功立业,况且孙策这会儿才二十多岁,之前最大的野心也不过是诸侯一方,还被刘封给狠狠教训了。
经此一役,孙策也就很顺滑的改变了目标,变为在刘封手底下建立功勋。
眼下有一个巨大的功劳就放在孙策眼前,那就是举荆南而降。
哪怕孙策只是建言者,只要能说动张羡采纳,那他孙策在刘封那就是最大的功臣。
可谁能想到自己这的计划才刚刚开始,张羡就要收回他的兵权了。
孙策之前还想着先带兵追击蒯越,再立新功呢。
现在就要被过河抽桥了,这让孙策这暴脾气如何能忍。
他本着先礼后兵的做法,亲自到郡府上以探病的名义求见了张羡。
只是结果并不好,张羡虽然对孙策有所愧疚,但依旧没有改变之前的决定。
孙策心里很是恼火,这份怒火不仅仅是张羡父子的过河拆桥,同样也有着计划破灭的恼羞成怒。
原本在孙策的计划中,他将带领长沙万余精锐尾随追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