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24场比赛中,阿德托昆博首发了8场,在这期间,他的出场时间达到了33.8分钟,打出了19.5分7.8篮板3.5助攻1.2抢断1.4封盖的全能表现,只是命中率不高,只有46.2%。
不管是格林还是伦纳德轮休,张瑜都会把阿德托昆博提上首发,让他在三、四号位上摇摆,到了小球阵容中,他又会摇摆到了五号位上,打遍了前场三个位置。
这是张瑜有意为之,目的就是为了让阿德托昆博适应多个位置的不同打法。
而且张瑜会特意给阿德托昆博安排持球战术,哪怕他在处理球的时候出现失误,出手频繁打铁,张瑜也不会削减他的球权。
维金斯也是如此,他的首发机会不多,只是首发了四场比赛,但在克来、伦纳德、格林轮休的比赛中,他作为锋线上的第一替补,上场时间飙升到了32.5分钟,数据也暴涨到了16.7分5.3篮板2.2助攻1.3抢断,只是命中率同样出现了下滑,只有44.3%。
两人的技术还存在着不小的缺陷,产量和效率不可兼得。
当他们打替补的时候,得分不多,效率却很高,加上防守端能发挥出很大的作用,是非常优质的角色球员,绝对的冠军拼图。
但当他们手中拥有大量球权时,无法保证效率,持球进攻的稳定性不够好,缺乏硬解手段,处理球经常出现失误,还需要时间成长。
在这方面,阿德托昆博虽然是内线球员,但表现得比维金斯更好。
他的视野更开阔,传球更精准,在比赛中多次突破到禁区,压缩对手防线后,给外围出现空位机会的队友传出助攻。
维金斯的传球意识比较差,他更适合做一个终结点,最好是不要做太复杂的运球动作,否则很容易打铁或者失误——这是他那薄弱的运控技术所带来的缺点。
除此之外,维金斯的防守意识还不够好,凭借绝佳的身体天赋,单防持球人的水平堪称顶级,但协防的时机把握不准。
而张瑜偏偏非常强调防守阵型的弹性,要求勇士球员们要积极参与协防,利用对手的非空间点,收缩护框、协防夹击、轮转补位,弥补五小阵容高度的不足,并且限制对手持球人的发挥。
所以维金斯经常在防守端出现错误,不是紧紧贴防对手三分不准的小前锋,目送对手的后卫进入禁区,就是忘了轮转部位,让对手的射手得到空位三分的机会。
不过张瑜并没有对他提出太多批评,只是在每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