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人,即使是后勤兵,打仗的水平也是不差的。但毕竟冲锋陷阵的能耐要弱些,此前李仁军不过是个守城部队的副将而已。
自从决定了要收拾贺鲁,将领们都是摩拳擦掌,发誓要斩将夺旗,立下战功,结果倒是让李仁军这个守城部队拨了头筹。
大家也不是不服气,虽然大家对李仁军如此勇猛的原因都心知肚明,恐怕营救巴波的心思比效忠小帅的还大,但毕竟人家亲冒矢石,攻下了营寨,干出了猛将该干的事情。
大家都油然生出我上我也行的想法儿。这不是错觉,难道我的部下训练得不好么?冲锋的时候我就不敢站前排么?
可是突厥人怎么就这个时候发疯来偷袭呢?一点儿也不讲打仗的原则,不给我们立功的机会啊。
尤其是康须和裴远,在那里大骂咥运这个废物。你来打康居城啊,咱们比划比划啊,输了你也不亏,这野战军输给守城军,被守城军反推,攻下营寨,你这名声就毁了啊。
搞得现在我们俩在军队里排名下降了,俗话说指不定哪块云彩有雨,莫过于此。
小帅的封赏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极大地激励了士气。全军都憋足了劲儿,准备大干一场。北边贺鲁的七万部队,现在在大月氏军队的眼里,成了七万个移动的功劳本儿。
小帅和李仁辅并辔而行,听小帅讲电话里吴子仪向他汇报的,被李仁军的例子激励,部下们士气高昂的消息,李仁辅摇头得意。
“我这斯文的兄弟成了猛将,直属部队获得了陷阵营的称号,可见战阵上对男儿的历练之功。你手下那些将军就幸运吧,仁军现在当了安息留后,冲锋在前的机会留给他们了。
我这几天守城,也是感慨颇深,想做首诗,却没有那个水平。我啊,文不文武不武,真是深悔小时候没有好好读书,成了皇族里最没有用的。”
“仁辅兄自谦了,能为国事,万里西来,亲自披甲巡城,皇族子弟能做到这点的,恐怕没有几个。将来咱们大月氏都护府为大唐开疆拓土,功劳有我的一份儿,就有仁辅兄一份儿。
西域四战之地,仗有得打,功劳有得立,仁辅兄名垂青史,与李司空、扬州都督齐名,是眼见的事。”
小帅说李仁辅将来能与凌烟阁名将李孝恭齐名,李仁辅哈哈大笑,“我这个监军,就靠跟苏老弟你分润功劳了。
倒是仁军,现在就位在我之上,如今有了用新式战法取胜的经验,以后恐怕要多立战功,真正要成名将了。
苏老弟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