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荷藕。
李辊点头打个招呼,展开手里的信,比着念道:“荷藕,原孟家奴婢,嫁入李家后犯七出中‘不顺父母’一条,送至水仙庵思过半年,留观后效。”
“为、为什么?”荷藕愣住了,“为什么你这样对我?上次分别时,你还夸我生得美,点心做的可口。”
李辊道:“不明白你说什么,自打你进门后连累娘亲惹气不少,念你年纪尚轻才不予深究。李家里没有私刑,李家的声名不容一点玷污,你这一身皮肉外伤的来历,本官会叫府衙的仵作和师爷给你细做供词。”
荷藕满脸不可置信,失声问:“将军你在说什么啊?上次在燕王府,你不记得了?”
“……我会记得写休书给你。”李辊如此答道。他闲余时间不多,又去找罗白英了。
松绑之后,长发盖着脸的“薄荷”递给荷藕一个锦囊,挥手告别道:“这里面的内容或许能解答你的疑惑,不过我建议你到了水仙庵再看。太打击人了。这是何当归最后送你的东西。”
“你,你不是薄荷,你是谁?”
“只是个过路人,也是这种事的过来人。念在你我被一起绑过的交情,给你句忠告——女人想依靠男人不是错,但在那之前先擦亮眼睛吧。”
柴房里只剩荷藕一人,满腹疑惑地拆开那枚来自何当归的锦囊,读后如遭雷击,只剩一脸灰败。
原来真实情况是当日在燕王府,荷藕遇到一场误会。她对又会查案、又会辨毒的李辊心生好感,就写信约他凉亭见面,谢他为郡主的案子费心。李辊或许看过信,或许根本没看过,反正他本人已没有印象,只是那一封约会信不慎落在了又嘴馋又闲极无聊的柏炀柏手里,扮成李辊的样子去吃了一顿,吃完夸赞了荷藕的手艺。荷藕以为李辊是喜欢她的,才义无反顾地找去李府。
而何当归大致弄清楚这个误会的时候,荷藕已提出赎身离开了。转念又一想,姻缘之事谁说得准,比起大多数的盲婚哑嫁,这一个嫁娶里至少有一方有情。于是何当归选择保持沉默,直到现在才说出来。
荷藕自己演了一场苦情独角戏,跟罗白英争夺着大小名分,最后才被告知胜者和败者一样没有奖品。
李辊又去跟罗白英打了个例行公事的招呼,请她“搬”回罗家住,亲事作废。由于李辊缺席,李罗两家的亲事实际还没办起来,知道罗白英变成李夫人的并不多,除了清园上下的人就没有外人了。李辊允诺尽量封锁消息,不损害罗白英的闺阁名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