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左手拿着手机,右手拿着筷子,道:“你还首创了毁损伤的保肢术,功能重建术?”
“微型循环仪的改良也是你带队做的?”
张利民闻言,内心一凛:“詹教授,这是哪里的消息?我在网上没搜到啊?”
“我是直接问了中南医院里的一个朋友!”詹启明道。
“中南医院骨肿瘤的杜英山,以前我们加过好友的。”
“这么看起来,小方你的成果产出不弱哦,只是资历稍微浅了一点,还没来得及发酵。”
“今天你可给我们都出了一个大难题,你把你们骨科的肿瘤摘出去了,弯道超车,另立山头,那我们这些专科怎么办呢?”
目前,微型循环仪的改良,也一直都在进行。
不过除了四肢循环仪之外,其他器官的循环仪一是难研发,二是即便研发了出来,也很难正式应用于临床之中。
这是几乎不可复刻的。
有问题要回答,可能答案不那么好也要答:“詹老师,当时没有想那么多。”
“而且个人的能力有限,也顾不得想这么多。”
“我就是,之前遇到过一些病人,来到了我的单位,求诊于我,可当时我是没有任何办法的。”
“那是一个小孩,我直接回拒了!~”
“他现在怎么样?他还在不在人世,我也不知道,也没随访过。”
这世界上一切因缘际会,都难以形容。
如果是现在,他再遇到那个小男孩的父母,方子业一定可以帮忙想办法。
但那是在去年,那时候方子业刚下了住院总,那时候的他束手无策!
束手无策,即便他有外挂,也只能拒绝。
张利民教授道:“方教授不想这么多是对的,是吧,詹老师。”
詹启明在京都大学是很有名的,原来的副校长,也是基础科研,搞肿瘤的,之前对张利民教授也有提携。
“开玩笑归开玩笑!”
“方教授你如果真的可以让骨肿瘤的治疗,另成一脉,打破原有肿瘤治疗的格局,直接粉碎了骨肿瘤现有治疗的成熟局面,这是好事。”
“希望可以很有用。”
“每一个肿瘤患者,其实都……”詹启明不是不悲天悯人,而是没办法。
谁不知道肿瘤靶向药物的市场价值、经济价值、社会效益?
为什么研发不出来?
因为你不搞肿瘤科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