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他与许多康熙朝的重臣一般都是借着三藩之乱趁势而起的。
在三藩之乱时,姚启圣投入浙闽平叛统帅康亲王杰书麾下,为其出谋划策,屡立奇功,深得杰书赏识,三藩平定后,杰书对他多有提携。
爱新觉罗杰书乃是太祖努尔哈赤次嫡子,礼烈亲王代善之孙,是今上未出五服的堂兄,颇具才干,深受康熙皇帝信任。
他是继多尔衮之后第二位被封为奉命大将军的亲王,在三藩之乱时击败耿精忠和郑经,立下赫赫战功,目前在京总领议政王大臣会议。
后世将他与代善、多尔衮、岳乐、胤祥、奕訢并称为清代六大亲王,其地位可见一般。
有这么一位宗室亲王在背后做靠山,谋求专征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施世纶也很清楚这点,他并未焦急,耐着性子静静等待。
很快机会来了。
形势最关键的变化在于康熙皇帝的心思起了变化。
有赖于姚启圣反手背刺施琅的那封弹劾,康熙皇帝对姚启圣产生了不满。
同时也彻底认清了无论自己再下几次谕旨,只要事权未能归一,令出二门之下,这东宁就进剿不成。
他首次萌生了指派一人专征的想法,但在由姚专征还是由施专征上,他还有所犹疑。
明珠和李光地在第一时间察觉到了康熙想法的转变,明珠安排兵部上疏请求追究杰书两年前率兵与郑经作战时,故意未发兵支援导致海澄沦陷的罪责,以严正军纪。
当初杰书班师回京后曾大肆宣扬自己的这一罪责,还对手下亲近之人明言:“功劳太甚,此次故意未援,以作自诬。”
康熙听闻后笑了笑,最终也没追究杰书的罪责。
这次兵部的上书同样被很多人当作了一个笑话,但让众人大跌眼镜的是康熙皇帝同意了兵部的奏请,康亲王杰书军功被削,罚俸一年。
明珠和李光地心中一喜,这封上奏的主要目的是明珠借此来试探康熙的心意,若杰书仍安然无恙则说明皇上仍在姚与施中间徘徊不定。
若有所惩戒,则可推断康熙对姚启圣不满,连带着对推荐姚启圣任闽督的杰书也开始敲打起来。
惩罚下达几日后,李光地亲自拜访了康亲王,杰书刚受到康皇上的惩罚正有些不知所措,见李光地来访立马热情地接待了他,同时请教起了缘由。
李光地压低声音告诉他是圣上对姚启圣起了不满,王爷你只是被敲打牵连,不妨事的。
杰书闻言稍稍安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