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伴奏声响起,路易十四会穿着中国样式的丝绸衣服,乘坐一乘八抬大轿进入宴会厅,每次都能引起贵族们的哗然称赞。
而真正让路易十四想要接触中国的契机来自于康熙十七年(1678)康熙皇帝身边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写给欧洲诸国君主的一封公开信。
南怀仁在信中表达了康熙皇帝想了解世界, 学习西方科学知识的强烈愿望,他呼吁欧洲各国君主尽快派遣精通科学知识的传教士来华。
这封信瞬间引起了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兴趣。
虽然绝大多数欧洲君主将南怀仁的这封信看作了教会用的小手段。
各国君主坚信这只是为了哄骗他们出资赞助教会前往中国传教而已,可路易十四并不这么想,他决定予以回应。
于是在他的支持下,海军军舰索菲特亚号摇身一变成为了商船,借着国王陛下的支持,许多商人、传教士搭上了这趟便车。
可准备工作并非一帆风顺,路易十四虽然赞助了船只,但他似乎不愿让这艘船有过于浓厚的官方背景。
他在敕令中明确提到:这艘船虽是经国王的批准驶往中国的,但它却并非是一艘皇家御船,而是完全如同荷兰人和英国人所做的那样,只是一艘普通商船。
此举是为了防止这艘船与中国官方产生误会冲突,对国王将来向中国正式派遣通使官船造成消极影响。
敕令还要求他们既不能在沿途向欧洲其他国家的船舶致敬,也不能要求欧洲其他船舶与之联系,要对目的地进行保密。
简而言之,这是一艘被派去中国打前站的“临时工”船只。
目的在于了解中国的一切文化风俗和沿海季风、潮汐、气候以及与航海有关的一切资料情报,以利于法国政府将来方便时派正式使节船驶往那里。
既然敕令明确表示这是艘商船,法国官方除了船以外, 其余费用一概不管, 出海的费用需要自己筹措。
作为积极推动此事的耶稣会教士约阿希姆先是联系了法属东印度公司, 但惨遭拒绝。
虽然法属东印度公司自1664年以来就垄断了自好望角到印度以及整个中国南海的贸易。
但法国东印度公司目前刚刚开始在暹罗作出扩张的尝试,其活动仍从未超越暹罗以远的地区。
当前的经济形势也不允许它在远东发起新的商业攻势,所以其对赞助这次出行兴趣寥寥。
无奈之下约阿希姆只能寻求其他方面的帮助,他几经周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