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到各国在远东的竞争。
法国商人们将货物运到曼谷的同时,几乎等于同时运到了釜山和长崎,拓展了市场,拉动了需求,是所有商人喜闻乐见的。
而这仅需要扣除20%的收入,全当作是拓展市场的费用便好。
而对东宁来说,这份协议正符合郑克臧之前对运输商业的规划。
东宁本地出产的物资不够,无论对日对朝的贸易都是以进口为主,白白浪费了独占的贸易地位。
之前东宁虽然晓喻了各国可委托东宁转售货物至朝鲜和日本,但只有英国人积极响应,澳门的葡萄牙人仍在犹豫,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不屑一顾。
眼下多了法国人,东宁庞大的商队和独占的贸易地位终于可以发挥出相应的价值。
甚至在这方面法国比英国的优势更大,目前英国委托东宁转售的货物无一例外都是由英国商船从印度运来,东宁商船无法主动前往拉货。
而法国人在暹罗, 东宁的商船便可以从琼州出发沿中南半岛航行主动前往,熟门熟路。
至于为什么前往印度拉货不现实,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在于航海水平的差距。
虽然十分无奈但必须承认的一点是这个时期中国和欧洲的航海技术已经产生了差距。
即便是中国比西方更早地运用了纬度定位技术,但还是被西方人后来居上给赶超了。
便是郑和下西洋的时期堪称中国航海术的璀璨时期,但航线也都是沿海岸线行驶,航海的针路图依靠的是沿岸地标和岛链作为指引。
即便是确定纬度的过洋牵引术,也必须是在记录过星体方位坐标的地方指引方向,而不能在陌生海域使用。
故而虽然郑和下西洋是自汉代以来中国千多年的航海资料和经验集大成者的一次伟大远航。
但受制于时代限制,针路图和过洋牵引术仍是实用技术而未上升至科学。
直到后来的欧洲人发展了自然学科,尤其是天文学和数学的大发展,使得欧洲航海术可以在陌生海域测量星星获取纬度,从而找到自己在地球上的方位。
欧洲人此时还开始运用航海钟来确定经度,虽然此时经度的测量并不精准和稳定,但也已经反超了中国。
但这并不是说无法航行到印度,要说照咱老祖宗的方法航行不到印度那是纯粹胡扯,毕竟远在唐朝,中国和阿拉伯之间商船就往来不断,而且都是直航!
简单地说就是沿岸航行比不上远离海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