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饮更有节日气氛,让大家能更放松。
郑克臧特意吩咐宴请仿制民间风格,不设单独的案几,而是摆上了许多大圆桌。
除了坐在上首主位的郑克臧外,其余诸臣都按衙署团坐一起。
留在东宁各外国使节们也被分配了一个大圆桌。
马萨昂不在,这桌上主要坐着法国的传教士们。
质朴的神父们穿着统一的灰黑色长袍,低调且不起眼。
而与神父们一同坐着的还有两个服饰华丽的西班牙使者,他们左顾右盼,充满好奇。
只是每当他们把目光落在同桌的法国教士身上时,眼神中不自觉地会带上一丝嘲弄。
主使菲德尔搓捻着他经过修剪的精致胡须,饶有兴趣地打量着王城前的灯展, 不时以语速极快的西班牙语与身旁的副使罗哈斯热切讨论。
两位西班牙使者身受菲律宾乌尔塔多总督之命在腊月下旬抵达了东宁, 就之前东宁战船过境之事来此面见延平王表达了关切。
两位西班牙使者抵达后没多久,春节刚过,东爪哇的捷报及时地送至东宁。
马震在奏报中详细汇报了夺取垄川城的情形,并向东宁方面请求支援。
郑克臧立刻召集众臣商讨支援之事,以极高的效率迅速敲定了支援方案。
赶在上元节前,满载着支援物资和部队的二十余艘郑氏武装商船,从东宁出发驶往三宝垄港口。
郑克臧并未藏着掖着,他将东宁和英国联合占据东爪哇的消息第一时间同步给了西班牙人。
同时向其表示近期东宁的商船战船将会频繁地经过吕宋。
菲德尔在心中不断地思考着其中的利弊得失,西班牙人自然不愿意让郑氏的船队频繁地经过吕宋近海。
但他们更不愿花费力气去帮助竞争对手荷兰人拦截明郑的船只,吃力不讨好还会得罪强大的郑氏,只有昏了头才会这样做。
权衡利弊后,菲德尔代表乌尔塔多总督向郑克臧正式地提出了一份航海条约。
按照条约规定,郑氏前往爪哇的船只每年只可以在马尼拉近海通行二十航次。
超过航次的船只应当远离马尼拉行驶,从加里曼丹岛东北方向进入望加锡海峡。
同时明郑需要保证不会向南再扩大水师的巡逻范围,这是为了避免明郑对向东进入太平洋的西班牙大帆船形成干扰,并对濠镜澳行驶至马尼拉的商船免征通行费用。
作为相应的补偿,马尼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