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舞的铅弹落在江面上溅起一阵阵水花。
十分幸运地,这一轮齐射中并没有炮弹命中浮桥,虽然有些明军被溅起的水花淋成了落汤鸡,随身携带的火药也被淋湿无法使用,但奇迹般地未出现一人伤亡。
清军炮营的指挥官骂骂咧咧地让炮手们调整好角度。
有了第一轮射击的落点做参考,清军的第二次射击准度大大提升。
浮桥这次未能幸免,被一枚炮弹准确击中, 给明军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和伤亡,甚至击毁了数位前进中的明军轻炮。
面对血淋淋的损失,明军士卒在各级官长的带领下依旧坚定地缓步前行着。
在第二轮炮击之前,动作迅速的明军已有千余人度过了揭阳江,担任先锋的刀盾手们迅速排列成三列横阵,向远处的清军缓步逼近。
刀蹲手横阵之后三十步是排列成阵的火铳手,再之后五十步则是十几个由人力推动的轻炮群。
千余人组成的阵列却有着万人大军的气势,等他们推进到距离清军正面还有数百米左右时,伴随先锋队列前进的十几门明军野战炮停下来开始发威了。
在中等距离以大角度射击的野战炮打出了极好的效果,防守的清军阵列开始了一阵混乱。
清军这边携带的小型野战虎蹲炮也开始发威,但射程明显不足,大多数炮弹落在了明军前方,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
明军并没有因为自己火力上的优势就停下脚步,他们要为后续的渡江部队开拓出更大的集结空间。
很快,双方的距离拉近到两百余步,清军中持强弓者开始在军官的命令下对明军展开反击,双方隔着距离互相射击,总体而言,明军这边的火炮造成的杀伤明显更大。
先行登岸的先锋部队勇往无前地冲击清军的阵列时还获得了意外收获,他们逼停了清军的炮击。
由于渡江部队登陆的地方离清军的炮兵阵地不远,见到明军携带有野战炮,而且对岸的明军炮兵也开始盯上了清军的炮兵阵地,王永誉无奈地下令炮兵暂停开炮尽快转移阵地。
担任先锋的明军顶着清军的箭矢,勇敢无畏地继续前进,很快推进到距离一百五十步的地方,伴随着明军手中的东宁铳击发,一阵阵硝烟笼罩了战场。
等抵近到一百步左右时,清军的鸟铳手也开始射击。
但明军依旧没有停下来,直到行进到八十步内,明军冒着清军的火力重新整顿队列。
火铳手们在刀盾手的掩护下不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