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我们只能尽自己的最大限度去靠近神,也就是说,用神赋予我们的躯体中所蕴含的潜能去最大程度的靠近神。”
吕真打量了科拉纳一眼:“既然你认为神与你们的距离无限大,那么你又怎么靠近神?”
“按照你们的理解,神与人完全是不同的生命形态,那你凭什么认为自己了解神,又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在靠近神,而不会被神所厌弃?”
“东方人,你说得很对。”科拉纳赞同道,“任何人都有可能犯错……”
“我们的大师是人,所以可能犯错,由此推论,我们口口相传的信念也可能犯错,甚至于留下的那些经典也不可信,因为里面可能混入了错误的观念。”
“但是有一点,我们无法否认,即是神无所不知,即使像你们所说的羽化之后诞生的神明,也比常人要知道得多。”
“所以我认为要想靠近神,那么我们自己就要知道的更多,因为我们知道得越多,就越是接近神的领域。”
吕真挑眉:“人力有尽,而你所说的神无所不知,你如何能接近神?”
如果将科拉纳所说的神理解成“道”这个观念,就可以把他的话变成“想要接近道,必须知道得更多”。
天地万物秉道而生,对万事万物知道得越多,越了解事物的运转规律,自然越是近道。
修炼之道,到高深之处往往都是殊途同归,即使有所差异,在大致的方向上也有可以参考之处。
“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人不可能到达神的层次,这是必然的事情。”科拉纳看向天空,缓缓说道,“所以我们并不追求无所不知的境界,而是尽最大的限度去接近神,这就要求我们尽最大的限度去了解神所知道得东西。”
“在这一点上,任何生命都有先天的缺陷,诸如我们人,只会以人类自身为中心去思考问题,而作为人类中单独的个人,我们又会从自己出发去思考问题。”
说到这里,他忽然问道:“你身为修行者能切身体会修行者的想法,可是你知道普通人的想法吗?”
“很多修行者都会说自己知道,但是你其实不知道,因为你从未做过一天普通人,未曾经历他们的悲与喜,又怎么能知道他们的感受?”
“有人会说,既然生而为人,大家都有共同的人性,自然可以想象他人的感受,这便是想当然了。”
“你们的历史上,有位皇帝说过一句话,叫做何不食肉糜,说的不就是彼此之间的隔阂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