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百家店铺,说日进斗金,也不为过。
如果能从沈氏取来钱财,那肯定可以解决缺钱困境。
甄鹜脸露笑容,拱手道:“是,属下先前误猜主公,还请责罚。”
见甄鹜好像猜出什么,李惠义摇头道:“这沈家,可和本候没多大关系,这是他答应本候的。”
自己与沈氏的关系,李惠义目前还不想让任何人知道,毕竟他是自己的一张王牌。
李惠义解释,成功将甄鹜思绪带偏,让他以为,沈氏只是和李惠义达成某种协议。
释怀了甄鹜心结,李惠义也不留他,挥手让他退去。
看着剩下的贾诩,李惠义微笑说道:“文和,来到北方,可是住的习惯?”
贾诩拱手道:“多谢主公挂念,诩一切如此,没什么有恙之处。”
贾诩到来也有数年,虽然一开始心不甘情不愿,但时间也慢慢将他的异样想法抹灭。
贾诩知道自己身处重位,但毕竟不是自己来投,李惠义肯定对自己有所防备。
所以他一直三点一线,从不与官员私下相见,回府也是书房卧室,根本不管职责外的事,以此表达自己的忠心。
看着贾诩还是一问一答的模式,李惠义摇头道:“本候要的是一个能出谏言文和,不是一个默不作声的。”
听闻此话,贾诩知道,李惠义是要逼迫自己做出选择。
如今李惠义做拥北方四州,可谓兵强马壮,唯一可与他抗衡的,只有曹操一人。
不过从两人初次交锋来看,李惠义还是稳占一头,投靠与他,也算一个不错选择。
贾诩拱手道:“主公,诩新投,不敢乱出谏言,恐惹人厌恶。”
贾诩被缚至此,犹如无根漂浮,低调行事,也是常理之中。
李惠义看了一眼不亢不卑的贾诩,缓缓说道:“那本候给你权利,从今天起,文和可无所顾忌的谏言,不管对错,本候决不怪罪。”
“若有人诽谤于你,本候立即将他斩之,文和若还不放心,本候可立下凭证。”
贾诩为人谋划多年,曾未遇到如此信任,听闻李惠义的话,一时竟愣了神。
李惠义见此,起身取出一旁笔墨,开始书写起来。
“贾诩所言,本候尽当听之,若有过错,一概不究,有人以此诽谤,定将那人处死。”
李惠义放笔,掏出随身信章,毫不犹豫的盖了下去,紧接着递到贾诩面前。
“本候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