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李……”
话说到一半,张绣突然醒悟过来,可为时已经晚了。
荀攸见套出话,赶紧接着问道:“将军为何说一半,是不是李儒为你献策?”
他怎么知道?
不可能?
李儒住处,自己都是秘密安排的,每次前去,都事先变装,根本不会有人知道。
难道他一直都知道,李儒为自己出谋划策,那么为何曹操还要答应,这一切是他们的阴谋吗?
见张绣一脸难看,荀攸知道,自己猜对了,于是继续进一步精神逼压。“将军放心,既然已经投降,那么你我,就是共侍一主,有什么话,不可以说。”
是啊?
既然已经选择投降,曹操也答应了自己要求,那又有什么不可以说的。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张绣还是决定先问一下。“不知曹公来了,这宛城由谁驻守?”
听闻此话,荀攸知道,张绣是想给自己留条最稳妥的后路,避免曹操反悔。
为了安张绣之心,荀攸说道:“将军放心,这宛城曹公不会率兵进入,还是由将军驻守。”
得到肯定回复,张绣点头道:“好吧,事已至此,本将就如实到来吧。”
原来李儒,在得知刘协要退位给董卓,就感觉到不对,一直劝说,可惜没被采纳。
在董卓进宫后,李儒并没有跟随,而是寻了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的死士,当了替死鬼,自己隐藏了起来。
逃过一劫,李儒对仕途已经绝望,从西凉到洛阳,他可是对董卓费尽了心神,可惜最后,却变的如此下场。
不管对错是否在李儒身上,但他做为董卓第一谋士,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李儒心慌意乱,偷偷摸摸的逃出了长安,想找一个地方隐居度过残生。
那想确被人告发,被捕送往长安,刚好此时贾诩劝西凉军诸将反击,张绣做为领军先锋,机缘巧合下救了他。
就这样,李儒就在张绣麾下隐藏了起来,并在郭、李占据长安,劝张绣先行离去,避免在这遭了毒手。
张绣是一个能听谏言之人,根何况还是一个智者之言,于是就劝叔父率军离去。
来到宛城没过多久,张绣叔父去世,张绣成功继位,曾也想李儒出仕,可李儒一直拒绝,于是断了念想,只有在大事不决时,才会前去问计。
按照张绣所说,一切都已拔开云雾,荀攸心中也有了打算。
待张绣语毕,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