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拿自己等人开罪,这些俘虏赶紧告退,生怕袁绍反悔,丢了性命。
这些俘虏一退,袁绍气呼呼的对一旁沮授说道:“先生,二吕竟敢投敌,本州牧要立刻书信一封,将他们满门诛杀。”
袁绍如此生气,也是有原因的,自从他从青州退到徐州,袁绍对这些旧部,可谓非常信任。
对于他们的所作所为,只要不触碰到底线,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哪怕触碰汉侓。
如今二吕有机会可以突围杀出,竟然都不愿杀回,而是投降李惠义,这能不让他寒心吗。
沮授听闻此话,开口劝谏道:“主公,人各有志,二吕虽说投降,可也为主公离下汗马功劳。”
“如今有是大战之时,若斩杀后方家眷,对于军心不稳,何不将此事隐瞒下,待事后再说。”
听闻沮授之言,袁绍阴冷的脸色缓缓回转,双眼微微转动,许久叹气一声说道:“唉,好吧,此战我军大获全胜,先生以为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沮授思考一会说道:“如今赵云所部已不足为虑,主公应速速调派兵马,一路逼进。”
“到时与徐庶大军相碰,就是此战开幕之时,谁胜谁败,也就立见分晓。”
“嗯。”袁绍点点头说道:“那先生可有应对徐庶之法,听说此人也是一个计谋百出之人。”
沮授缓缓说道:“未和徐庶交过手,暂不知此人用兵惯性,不过李惠义能将青州交给他,想必是个难缠之人。”
袁绍皱了皱眉,开口说道:“既然先生也无法早做预防,那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徐庶做为青州主事,这些年一直低调行事,所以袁绍得到的消息,也就徐庶颍川毕业等生平信息,对于战略上的,可是一无所知。
这个隐藏的微弱隐患,在平常或许没有什么,可在这关乎存亡之战上,是非常致命的,一不小心,就会导致全盘皆输。
袁绍这边已不将赵云放着眼里,开始寻思应对徐庶之法,而赵云等人,此时苦眉愁脸。
贪功冒进,导致大军损失惨重,朱达、李勇等新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眼下不是终究谁责任的时候,而是思考如何阻挡袁绍大军。
距离袁军大寨外的八十里处,李军大寨建在要道,正在开始埋锅造饭,帅帐等人齐聚。
李曙虽说年幼,可也有一段特殊经历,所以对此战凶险害怕的后遗症,还是非常小的。
做为李惠义子女,她担任此战责任,不会受到任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