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巢火起,并没有前去支援,而是进入戒备拦截状态,因为他们早有命令。
不过这些关口守将,太史慈早就预算过,也做有安排,此次他总率一万人马,大半都布置在外接应,确保不会被围。
信号响起,不止集合撤退之意,还有在外接应兵马出动之意。
有兵马接应的情况下,曹军想留下太史慈,根本不可能,除非能事前得知。
曹仁追击一路,见太史慈与接应兵马汇合,心知无望,也不再白费力气,率军退回乌巢。
此次之战,曹仁虽看起鲁莽行事,其实心中早有一个数,所被烧毁的,不过是一些普通居住营帐,至于屯粮之处,丝毫未损。
而太史慈虽然没有烧毁粮仓,不过声势已经造出,也算不枉此行,双方都还可接受。
乌巢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曹操耳中,让他本欲试探李军的想法,一时又拿捏不定,只能召来麾下等人再议。
心腹数人到齐,曹操直接开口说道:“文优,上次你说李惠义身中毒箭,命不久矣。”
“可昨晚乌巢被袭,明显是李惠义报复行动,看来李惠义有没有受伤,还是两说。”
李儒思考一会说道:“丞相,这恐怕是郭嘉故意所为,就是为了迷惑我军,眼下我等已无后顾之忧,不管李惠义是否身死,都应尽早出兵,寻求决战。”
曹操思考一会说道:“话是不错,可贸然出兵,恐胜率不大,万一中计被伏,会折损锐气,公达,你怎么看?”
被曹操点名的荀攸,站起说道:“攸赞同文优建议,我军应主动出击,占据声势上风。”
“双方僵持前后加起已有四月有余,粮草等军需每日都是一笔庞大的数目,时间越长,对丞相越不利。”
这话说的没错,曹操这些年来,可以说几乎年年都有征战,而李惠义却有歇停时间。
并且李惠义也是一个注重农业之人,要比起底蕴的话,完全可以甩曹操数条街,拖延越久,只会对他有利。
曹操也知这个道理,可开战只有一次机会,要是不胜,那么就将成为定局,这关乎日后兴衰,由不得三思再三思。
眼下听闻荀攸也是附议,曹操有些心动,不过还存有一丝犹豫。
“嘶。”曹操倒吸一口气,开口说道:“既然如此,那本相先派人打探一下,再决定是否出兵。”
曹操犹豫不决,众人也不在多谏,毕竟先探一下情况,对于决战也是有利。
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