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料定必是吉祥之光,心里十分高兴。
可抱起来一看,竟依旧是"皇姑",顿时目瞪口呆,半天说不出话来。
她本来按照妙庄王的旨意,将三皇姑处死,又不忍心下此毒手!本当保住女儿性命,可圣命难违。
更何况大女儿假传懿意,已有欺君之罪在先,如果再不将小女卡死,又有抗旨不遵在后。那就是:黄泥巴掉进了裤裆——不是死(屎)也是死(屎)啊!
她再三考虑,觉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将错就错,宣布三皇姑是"大太子",这叫做不错则已,一错就错到底。
妙庄王闻奏大喜,定要亲眼看看"太子"。
万岁开了金口,谁也不敢劝阻。
宝茵王后实指望瞒过一年是一年,瞒过一月算一月,没料到连一天也未瞒上,就要麒麟皮下露出马脚了。
事已如此,她只好硬着头皮将孩子递了过去,心想: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吧!
妙庄王接过孩子一看,竟高兴得大叫一声:"阿弥陀佛,总算生了个胖小子!"说完又伸手将那小"雀雀"摸了摸,像是要验验真假。
宝茵王后一听这话,不知是从哪里来了股力量,只见她"嗖"的一声坐了起来,"咚、咚、咚"三步并做二步跑上去,夺过孩子,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硬是找不出半点破绽,心中暗暗称奇。
嘴唇不停地颤抖着……
你说是有人使了调包计吧,生下来还不到一个时辰,姐姐和女儿尚未离开卧室,孩子一直在自己怀里。更何况孩子两眉之间那颗"双龙戏珠"的美人痣,是无论如何也换不来、掉不去的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只因天机不可泄露,笔者又不敢妄作猜测,也就成了不解之谜。
三皇姑变成大太子之后,妙庄王巴不得儿子一天三变,三五年就能长大成人,八九年便能代理朝政。
望子成龙心切的妙庄王为了给儿子起名,也颇费了一番心思。他的两个女儿都是根据"妙庄"的年号分别取名为妙清、妙缘的,儿子是兴林国的幼主,当然少不得那个妙字。
围绕妙字,他想了一大串名字,什么妙美、妙斌、妙男、妙女、妙主、妙君,甚至妙猫、狗也全设想到了,硬是没有一个中意。妙善太女孩子气,妙斌虽然有文武双全之意,却缺少"子出于父而强于父"的喻意,妙男、妙女则太俗,叫妙主、妙君则太浅薄、直露,叫猫、狗虽有"名贱人贵"之意,却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皇后见妙庄王为了的名字,足足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