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无常的道理了。其实佛性是非常,非无常,那是因迷悟不同之人说的。就以恶人来说,那佛性便是无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可以说佛性有常。因为凡夫外道执着邪常,他是以苦为乐,非常为常,非净为净,非我为我。二乘人又以乐当作苦,常当无常,净当无净,我当无我,共成八种颠倒。所以涅槃经中是破解迷与悟,那就是凡夫和二乘人的偏见,说出什么是真常、乐、我、净的道理来,你只是依经中所说,未解经中教义,以断灭无常和死板的常来错解经中的教义,纵使你看一千遍涅槃经亦是不明白的。
行昌听六祖大师讲解完后,即时开悟,便说:“因为我是守着无常之心,不懂佛说有常的性,不明白佛所说的是方便法门,若不是师父你教示我是不理解的。现在我明白了。”
六祖大师说:“你现在觉悟了,我给你改名为志彻吧。”那张行昌便高兴地谢过师父。从此便跟随六祖大师学习经文。
正是:
惠济世人传佛法
能解经义指迷津
当年行昌易志彻
师祖恩教结禅缘
杜位讲完了《六祖惠能化敌为徒》的故事后,举目远眺着龙山脚下那一望无际的田野,意味深长地说“在当朝各寺庙,大多设有藏经阁或藏经楼,作为收藏、查阅、传播、展示天竺和中国的佛教典籍的阵地,但岭南古刹新州县国恩寺却有别于其他寺院,专门设有录经楼,并曾发生火烧录经楼的事故,说来,这里还有一段故事哩!”杜位作了一段开场白后,讲起了《火烧录经楼》的故事——
原来,六祖惠能在韶州大梵寺和宝林寺弘法期间,每次向僧俗、信众宣讲佛法义理,都是只用口讲,没有文字典籍可照本宣科,这是继承和发展天竺教的“佛原不说,义本无言”的传授方法,即佛教的宗义本自空寂,无有语言、声音、文字可以传述,而是“以心传心,即心即佛”,谓之“佛的境界”是无法说的。
因此,为了把六祖惠能在曹溪弘法的义理记录起来,特有宝林寺门人法海,以他为主负责六祖弘法的笔录,历史传下来的《六祖法宝坛经》各种版本,就是根据法海的集记整理而成的。由此,唐先天二年(713年)七月、六祖从宝林寺回新州国恩寺弘法直至六祖在新州圆寂,法海一直跟在惠能身边,而新州国恩寺也因此而特别设有录经楼供法海整理编辑经稿之用。就在这期间,发生一件歹人纵火妄图焚毁六祖弘法经稿的事。
是年七月一天的晚上,天上乌云密布、雷鸣电闪、一名歹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