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卢植、司徒杨彪、太尉赵谦、御史大夫王允等人齐聚一堂,全都是面色铁青。
“科举乃国之大事,关乎社稷兴衰,民心向背。”
“昔日大将军三令五申,命尔等严肃对待,不可怠慢,怎能闹到如此地步?”
“杨司徒,你身为主考,可还有话要说?”
面对女帝的责问,杨彪从人群中出列,神情自若的行礼,曰:
“陛下明鉴,此次科举,臣自认确有办事不力之嫌,未能充分照顾到寒门学子的情绪,致使他们心生不满,实在是臣的失职。”
“但臣可以以弘农杨氏的声誉起誓,揭榜的结果乃是公平公正,绝无任何舞弊行为。”
“此次科举的成绩,皆是臣与蔡祭酒以及诸多考官共同判定,经过层层筛选、反复斟酌,绝无任何错误。”
他微微停顿,目光扫视众人,继续说道:
“而且,本次科举全程,御史台都有参与其中,对科举流程进行监管,想必王大夫可以为臣作证。”
听到杨彪点名自己,王允眉头紧皱,心中虽有不甘,但还是向前一步,拱手说道:
“陛下,都察院在此次科举中,确实查到了个别作弊行为,并且都已在现场进行了查处。”
“至于审理阅卷评分等环节,我等皆是谨遵大将军苏曜的指示,先行糊名,将考生信息完全遮蔽,而后再将试卷送给考官评阅,在整个过程中,臣并未见到有任何可疑之处。”
“正如王大人所言,此次科举,从出题、监考到阅卷,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绝无徇私舞弊的可能。”
“如今,城外学子群情激奋,当务之急是优先处理此事,抓捕带头作乱之人,以儆效尤,而后再安抚其余学子,稳定局势。”
“至于追究责任,臣也愿意一己承担,若能平息事端,臣辞去三公之位又何妨。”
杨彪的表态破绽,万年女帝微微皱眉,沉思片刻,轻叹口气,正欲开口答应杨彪的提议
就这时,副都御史郭嘉突然站了出来,躬身大声说道:“陛下且慢,此事绝不能如此轻易了结!”
“此次科举,如此多的世家弟子上榜,而寒门学子却寥寥无几,这与现实情况严重不符,其中定有猫腻。”
“为此,臣恳请陛下暂缓殿试,给我等一些时间进行搜查,彻查此事,还天下学子一个公道。”
“同时,臣也建议当就此事快马加鞭请示大将军苏曜,由他亲自主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