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有这么多人千里迢迢的跑来做这笔生意了。
但对于方腊、田虎、王庆他们这些大势力来说,赚这点钱,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又未免有点可惜了,总之,就是吸引力有限。
事实上,来之前,方腊、田虎、王庆他们三家就没想做精盐这个生意,他们此来,只是碍于江鸿飞的面子,顺便再跟江鸿飞谈谈别的事,比如怎么联合起来对抗赵宋王朝。
田豹此时只是将方腊、田虎、王庆他们三家的真实想法说了出来。
江鸿飞耐心地听完,然后问一众江湖豪杰、好汉:“诸位中,有谁对盐价熟悉,可以给小可讲一讲吗?”
马汕冲大家一拱手:“在下就献丑了。”
“咱们先说北方盐价。提到北方盐价,就不得不提解盐。河南、河北、曹濮以西、秦凤以东,皆食解盐。解盐发给官商的价格,元祐年间是一席盐八缗二百钱,到了现今,这价格虽有变化,但还比较稳定,一直在五、七十文每斤之间徘徊。河东还有并州和汾州水利监所产之盐,其盐质量甚差,故而价格大大低于解盐,发给商人的价格只有三十六文每斤。”
“北面还有个例外,就是汴梁城里设有都盐院,通过对市场盐量的控制,盐价高时抑之,盐价低时提之,一直维持在四十五文每斤的水平上。”
“除了北边,再就是东南六路及京东,原本东南六路发给商人的海盐价格,最低二十文,最高四十五文,但是蔡京在官家面前提议涨价。载定六路盐价,旧价二十钱以上皆递增以十钱,四十五者如旧,就是说,除了最高等次和最低等次的盐价格维持原价外,其余中间等次均涨价十文钱。”
“最后就是川蜀四路,川蜀四路主要行销本地出产的井盐,其价格非常低廉,若是有傻子贩海盐、解盐过去,只有血本无归的份儿,而若是有人想要大规模运他井盐出来,也颇为不易。一来产量有限,二来此地的盐还要卖到大理国去,三来蜀道难行,交通实在不便,故此地多自给自足,不必多说。”
马汕一看就是一个老私盐贩子,他洋洋洒洒一席话,直把赵宋王朝境内大部分地区的盐价都说了个透彻,而他没有提到的地方,不是太偏僻,就是人口基数少,在他眼里,没有商业价值。
说到这里,马汕又说:
“寨主,在下斗胆说一句,精盐的品质,远在解盐之上,恁之前给得四十文的价格,确实是一十分公道的价格。”
“奈何我们做这私盐生意,一路上诸多关卡阻碍,算上运费、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