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梁山打下来。
不仅是阳谷县,那些阳谷县的有识之士认为,水泊梁山的下一阶段的目标肯定是河北。
阳谷县的有识之士可不是无的放矢。
要知道,阳谷县离河北很近,所以阳谷县的人知道大名府的人和开德府的人都心向水泊梁山。
如今水泊梁山开始攻城略地了,怎么可能不将大名府和开德府这两个重镇并入其版图?
而一旦水泊梁山要吞并大名府,那么处于水泊梁山前往大名府路上的阳谷县,则势必要先被水泊梁山打下。
对此,阳谷县那些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仕绅望族全都吓得要死,有些连夜收拾点家私就跑了,有些赶紧给其客户免债、免租,还有给他们曾经得罪、欺负的人家赔礼道歉,希望他们如果上了公审台,他们曾经得罪过的人能高抬贵手,放他们一马。
与这些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仕绅望族正好相反的是,那些穷苦人,已经开始庆祝他们的新生即将到来了。
甚至不少穷苦人都想好了,只要梁山好汉来阳谷县,他们立即就打开城门,放梁山好汉进城。
总之,现在的阳谷县是一个动荡不安、很多人思变的阶段。
如今的武松,已经不是多年前的打武英雄了。他的性格发生了改变。他不再轻易发怒,也不再轻易表露自己的情感。他学会了隐忍与克制,学会了在生活的压力下保持冷静与理智。
面对酒楼老板的殷勤招待,他笑着回应道:“相公怕乱,故吩咐我与赵都头不可懈怠。”
武松的笑容也变得更加内敛与深沉,不再是那种豪放不羁的大笑,而是一种淡淡的、含蓄的微笑。
这几年,武松的生活变得平淡无奇。他不再四处闯荡、寻求刺激与挑战,而是安安稳稳地跟他大哥武大郎过着自己的日子。
虽然因为武大郎眼光高一直没找,连累武松也一直没找。
但老实说,从某种程度来看,武松与武大郎也算是过上了他们想过的生活。
武松也学会了珍惜眼前的生活,学会了在平凡中寻找幸福。他的生活虽然没有了曾经的惊心动魄,但却多了一份宁静与满足。
武松刚坐下,就听见外面有几个人在议论:
“童太傅在东南打得好像不太顺利,那里的民众不愿意再接受朝廷的统治,配合南军步步阻击官军,使得官军举步为艰。”
“不怨那里的民众,实在是朝廷太不给那里的民众活路,杭州“造作局”,苏州“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