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衡利弊过后,赵桓赦免了何栗和孙傅,还让他们想办法保全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
何栗立马表示:“臣愿率领撤入内城的军民与大元军巷战,誓死保卫陛下及我大宋!”
此时,内城中还有数十万军民。
何栗天真地想,只要将这数十万军民组织起来,还是能抵挡住大元军一阵的。
赵桓已经彻底失去了方寸,完全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所以他也只能先听何栗的。
何栗命人将兵甲库中的兵甲从皇城的城墙上扔下去,然后慷慨激昂地说,自己会率领城下的军民跟大元军血战到底。
可在大元帝国打入汴梁城的密探的传播下,已经冷静下来的内城中的民众,想起来了,江鸿飞也是汉人皇帝,与赵桓没什么不同,而且江鸿飞爱民如子,从不剥削民众,还会给民众免债、分田、分粮,就是达官贵胄、豪门大户、仕绅望族,只要不负隅顽抗,也不会被江鸿飞屠杀的。
大元密探又向那些溃兵传播,大元帝国从不拖欠军饷,而且全都是实饷,没人敢喝兵血,还吃得好、穿得好,关键有社会地位。还有,大元军的很多将军、高级军官都是从赵宋王朝过去的,王禀、韩世忠、吴玠、吴璘、刘锜等很大一批人,现在都已经是一方边帅了。
甚至就连姚平仲、杨可胜等,都没有死,他们也都在大元帝国那边当上大官了。
听到这些,大多军民在拿到兵甲了之后,转头就扔了。
很快,张叔夜也拖着受伤的身体进宫,劝赵桓赶紧跟他杀出城去避险。
可赵桓哪有这个胆量?
所以,赵桓沉默不语,根本就不接张叔夜这茬。
在江鸿飞君臣的雷霆镇压下,外城很快就恢复了秩序。
而内城中,乱兵、暴民趁机到处烧杀抢掠,可以说是无恶不做,以至于混乱至极。
可赵桓君臣现在已经顾不上这些事了。
赵桓很担心,他干得这么差,他父皇赵佶再趁机复辟,所以,他便以担心赵佶遭到乱军和暴民的冲击为由,派人去将赵佶和赵佶的妃嫔全都接到皇宫中。
这是自从赵佶生日过后,赵佶、赵桓父子第一次见面。
其实,赵佶早就断定,江鸿飞肯定会南下伐宋,劝赵桓前去陕西避难。
可赵桓不仅将赵佶软禁起来,还坚决不信赵佶说得任何话,防自己父亲就像防贼一样。
见赵桓这么“孝顺”,赵佶对赵桓失望透顶,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