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着宋徽宗时期的辉煌与暗流。
那时,他们随大军北上,从繁华的关中踏入河北,所见之处却是一片荒芜,山峦秃裸,草木稀疏,满目凄凉。
而今,昔日荒凉之地已化作肥沃的田野,金黄色的庄稼随风摇曳,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百姓的满足笑容。
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见证了岁月的流转,更彰显了治世与乱世之间的天壤之别。
老将还深情地回忆起了赵宋王朝末年的霸州惨状,那是一段不忍回首的历史。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人性扭曲,道德沦丧,易子相食,病死饿死者比比皆是,尸体上插着纸标,公然在市集上售卖,人心惶惶,民不聊生。
即便是身为牙兵的他们,也未能幸免于难,大多骨瘦如柴,饥饿难耐,最终能存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更为可悲的是,赵宋朝廷非但没有体恤民情,反而变本加厉地压榨百姓,强制要求河北、山东等地转运粮食支援前线,使得本就风雨飘摇的民间经济雪上加霜。
加之连年灾荒。
百姓生活更是难以为继。
于是,起义、造反之声此起彼伏,义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规模之大,影响之广,令赵宋朝廷焦头烂额。
然而,面对这汹涌澎湃的民变浪潮,赵宋朝廷非但没有反思自身的过失,反而选择了更为残暴的镇压手段,导致国力空耗,兵力衰竭。
这一切的根源,皆在于赵佶的穷奢极欲与好大喜功。他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不惜大兴土木,广征奇珍异宝,设立花石纲、造作局、应奉局等机构,搜刮民脂民膏,致使百姓苦不堪言。花石船队所到之处,无不引发民愤,桥梁被拆,城郭被毁,百姓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反观如今的大元帝国,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
这不禁让江修等皇子感慨万千,他们深知这一切的得来不易,也更加坚定了为大元帝国效力的决心。
将士们则纷纷表示,正是因为有了江鸿飞这样一位英明神武的君主,以及有他们这些优秀的皇子,他们才愿意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守护这片繁荣的土地。
江修等皇子对军中此类言论早已司空见惯。
事实上,江修等皇子在军中时,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不过那时,大元将士说的全都是,为他们的父皇江鸿飞而战、为他们的父皇江鸿飞效死。
如今,这些大元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