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泡茶、聊天、打毛衣、逗狗、做饭、哄孩子……反正不会全神贯注地看电视。
所以无论是剧本的对白还是表演的动作上,以及镜头的呈现,都要尽可能简单明了,传递的信息要直接,不能过于意味深长——甚至要求光是用耳朵听对话也可以跟得上剧情发展。
这样的诉求下,电视不可能对艺术性考虑太多,就算有,给一点点意思一下就差不多了,放多了估计就没人看了吧。
电影则是在密闭空间中,观众除了吃爆米花喝汽水和上厕所外,基本上不会有太多让人分心的活动,可以认为观众是专注地投入到观影活动中的。
电影能够展现更多“艺术气息”,不仅仅是视觉效果的,也是情节、对白、场景调度等多方面的。
但是视觉带来的感受是最直接的,必须要体现出更多的“耐人寻味“的感受。而电影观众恰恰能够有足够的专注度去感受。
孔升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超过了大多数的导演了;
既然孟轻舟想要投资正午阳光,事实上,现在叫做孔升工作室更合适一些,他让人做了详细的了解,有一个人是避不开的;
侯宏亮!
侯宏亮大约是国内最具有矛盾感的制片人,一方面,他是少有的既懂市场、又懂创作的制片人。
另一方面,他对国内的偶像型演员,并不排斥,至少是选择性的使用某些所谓的人气艺人;
但另一方面,他还在山影工作的时候,就有人评价,侯宏亮团队做的一些剧:有口碑,没收视。
但侯宏亮曾这样回应过,“难道我们做电影电视剧就是为了票房和收视?不是这样的,我们必须得有一个引领的意识,这个最明亮的方向是要有的。”
这种对精品内容的执念从山影时代一直延续过来。
孔笙也曾写过一篇文章讲述自己的创作心得,文章中他提到了影片的创作风格,“不放大矛盾,不制造苦难”,带着日常的幽默琐屑,孔笙将这种特质称为治愈;
“孔导,之前我和候总联系过,他告诉我,你们已经有了决定,不知道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山影的作品,多以正剧的视觉来审视历史和现实,资金方面需求不大,但对有着自身诉求的侯洪亮和孔笙,对资金的渴求,异常强烈,毕竟他们也不会想到以后的事;
对孟轻舟能关注到他们,用侯洪亮的话来说,还挺荣幸的,毕竟都在传这位是黄金眼啊,不管是演员,还是影视剧,几乎没走过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