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了出来——至少,这是一个并不引起大家反感的搞笑角色。
为什么?为什么哪怕篇幅不多,剧情也缺乏冲突点的情况下,我却依然能让大家记住“泉先”这个很多人第一次听到的种族名字,记住周悬家楼上,住着一个“疯狂的追星族”?
因为我做好了准备。
我在十四章就为她的出场埋下了伏笔,在相关情节开始前,我又特地以人鱼同事的视角,为她做了预热,这一切准备让珠泪的登场非常自然,让大家很顺利地接受了她。
而季澜,我自认没有很好的做到这一点,这是写作方法方式上的错误,是判断的失误。
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尽管我很早就确定了会写这个片段,但是没想过要在这个时间点写出来——我认为直接从《水族馆的人鱼篇》直接到《港区篇》有些急促,我也需要为珠泪和鸦再多补完一下角色设定,所以才临时决定要写,但我没有为《女鬼篇》做好预热。
你说在这一“仓促”的大前提下,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有。
我可以肯定,如果我选择用季澜的视角来展开这段故事,无论是刚死时的迷茫,还是天使鬼差的闹剧,再加上一些心理描写,她的人设一定会更加立体——我错在,没让大家先看到她性格中好的部分,而是让大家初印象就觉得,她给周悬带来了困扰。
树立好的第一印象,实在是个很重要的事儿。
但为什么当时我没这么做呢?
答案是,我不敢。
因为这本书成绩太好了,好到超乎想象。
这给我带来的压力非常非常大,更新量、追读、数据PK,等等等等,我必须评估风险系数,选择相对稳妥的方式写作。
因为我真的不敢肯定,我的读者们在那个时间点能不能接受,一个故事,要从一个大家完全不认识的角色的主视角展开,哪怕那样写,在我看来会更有趣一些。
这就导致了,只有我一个人了解,季澜这个角色的全貌究竟如何,我把她的悲哀,把她的喜感,放到了故事的中段、后段。
我的读者们不知道,或者说,他们没法及时了解到。
这个切入点真的不够好。
这就是“连载”这件事给我带来的最大压力,哪怕这本书写到现在,我仍然没法特别好的适应“单元剧”和“连载故事”的结合,这让我的写作进度非常缓慢。
假设我能一天就把这个几万字的故事一下子放上来,那么读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