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后世再怎么强调综合发展,也总有主课副课之分一样。
考察诗赋,固然会选拔出文采出众的官员,但是诗赋的评定标准过于主观,而且诗词的个人风格太过于明显,加上唐代科举制度不完善,导致唐代的科举弊案频发,甚至可以说不是弊案了,提前给考官或者重臣送上自己的得意诗作,在考前就内定人选,都已经是唐代科举的潜规则了。
而唐代中后期的“牛李党争”,就是在这种不完善的取材制度下,利用科举作为武器,结党营私的政治内耗。
“牛李党争”将大唐最后一丝气数消耗干净,最后这个王朝轰然倒塌。
苏泽又想到了宋代,但是他又摇了摇头。
宋代科举重视“策论”,听起来这是个不错的制度。
既然科举考察的是做官的,那写政论文章也是本职工作吧?
但是这也同样的导致了毁灭性的后果。
首先还是公平性的问题。
策论对寒门士子不公平。
重视策论,从官员选拔角度上讲自然是好的。
但是策论不是空发议论,是需要引经据典的分析的。
对于寒门子弟来说,能够通读四书五经是十分不容易了,想要研究写策论,他们就没有这个条件。
就算是印刷技术发展,降低了书籍的价格,那些先秦散文和史书,也不是普通寒门子弟能够买得起的。
甚至买得起,寒门家子弟也不可能全心全意的读书,哪里比得上有专门塾师辅导,从小就脱产学习的世家子弟?
这就和后世推行素质教育,最后有利的都是城市富人阶层一样的,越是学得多学得杂,有钱有闲的世家子弟更容易出头。
寒门子弟连教材都买不到,连策论讨论的问题都搞不懂,自然没办法和这些世家子弟竞争。
宋代那些进士家族,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基础下出现的。
除此以外,全社会过于重视策论还会导致政治观点的进一步撕裂,北宋新党旧党之争如此激烈,在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相比,还是老朱那一套比较好。
四书是必修课,五经选修一门,考核内容就在官方教材上,绝对不会超纲。
八股作文虽然公式化,但是也量化了评分标准,让大家在更加公平的起跑线上竞争。
还是后世糊名、誊抄、交叉批改这些反作弊手段,可以有效的保证科举考试的相对公平。
至于为什么是相对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