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的后排观众非常少,两张亚裔面孔的中年男子却在小声讨论着什么。
“《山楂树之恋》的导演有一把刷子啊!”
《乡情》的导演胡炳榴略带惊叹地冲着旁边一起观影的同伴,同为《乡情》的导演王进说道:
“这部电影的配乐选择非常好,真是那个年轻导演想出来的?”
“一部电影的好坏并不是由音乐决定的,还是要靠剧情和演员的演技。”
比起胡炳榴的惊叹,看起来也就三十出头的王进脸上却没什么表情。
而说话的声音虽然小,可语气里那股酸意是听得出来的。
给出了自己的结论后,他说道:
“我觉得他这是取巧,这部戏剧情明显非常单薄,只有一条线,他没有办法,只能靠音乐吸引观众。恰巧,《山楂树》这首歌在国外也有群众基础。”
胡炳榴摇摇头,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配乐选择体现出了导演的巧思,只要对电影,对剧情有益处,那么这种选择就是正确的。”
他觉得王进有点魔怔了,原因嘛,在于他们之前猜测是韩平的《山楂树之恋》将他们的《乡情》挤出了主竞赛单元。
虽然一开始,他也有点愤懑不平,但这不代表他认同王进的看法。
他不是普通观众,他是个导演,虽然拍摄过的电影还没有韩平多,也没有韩平成功,但对电影,对行业的敏感性还是有的。
这部电影,把《山楂树》这首歌曲的旋律用在这里成功引起了观众的共鸣,这已经能够说明问题了。
原曲叫《乌拉尔的花楸树》,诞生于1953年的苏联,是首苏联时期的爱情歌曲。这首歌曲描写工厂青年生产生活和爱情,曲调悠扬潺潺,词语意境深绵。
这首歌惟妙惟肖,韵律起起伏伏间,流转着浓郁的乌拉尔风情——纯真、优美、浪漫。
选择这首歌的时候,配乐团考虑过用原曲,不过韩平在听过原曲后强烈要求央音配乐团队进行改编,才有了现在这一版。
胡炳榴也是听过原版歌曲的,他发现改编而成的《山楂树》太贴合这部电影的主题。
这部电影目前而言非常成功,这种成功不仅是因为贴合主题,能引起观众共鸣的歌曲,它里面藏的东西。
有对那个特殊时期的思考,有关系进展的铺垫,还有一些耐人寻味的细节。
虽然他没看过剧本,但他猜测故事结局,男女主角大概率要分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