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公府粮仓中还有许多粮,她回去与宋老太太商量,这民生多艰的时候,施粥救民。
宋老太太便对沈微慈道,一切由她做主就是。
沈微慈原想写帖与平日里交好的妇人商量一起施粥。
她夜里坐在案前深思,手上握着毛笔,墨水落到宣纸上,却迟迟落不了笔。
只是思量许久,也没有落笔。
因为她要求不了别人。
正逢战乱,谁又那么愿意。
即便沈微慈要想施粥,二夫人三夫人也不愿答应。
要不是宋老太太点头,府里面也必然有争端。
三夫人来找她,挑明了话。
北靖打不过来还好说。
要是打进来了怎么办。
有了粮才能活。
将粮仓里的粮施完了,自家人吃什么。
再说这场仗到底又要打多久?”
其他人都屯粮,哪有施粮的道理。
沈微慈知道三夫人说的有道理,谁又知道这仗打多久。
但她没法子忽视眼前看到的那些。
一意孤行。
宋国公府开始施粥,每日在门前排队的不知几何。
沈微慈怕哄抢生乱,叫了十几个侍卫来回走动。‘
那身上的盔甲和手上的长枪,总能震慑住人。
沈微慈只亲自出现过一次,但外头却传起她的好话,将她比作了玉菩萨。
那回她脸上缠着白巾,却被凉风吹开,引了人哄看,便不再露面了。
沈微慈自觉自己担不起这名声,还叫人去压了压。
宋国公府一连施粥便是三月,中间桐丘的消息如雪花传来。
无论消息好坏,都几乎牵扯着京城的命运。
-
在这一年的初冬时,沈微慈收到了宋璋的来信。
让她南去。
其实在秋末的时候,京城好些人家已经开始拖家带口的逃出城了,但大多还是留着的。
毕竟皇帝还在京城,就像是一颗定心丸。
建安侯府的也给沈微慈来信,问要不要先将家人安顿出去。
沈微慈都没给建议。
走不走都是自己的选择。
京城其实已经许多人悄悄的走了。
有些官宦也偷偷的安排家人往南去。
留在京城内的,几乎都是京城官员,和平民百姓,许多铺子都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