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逸风皆着一袭书生青衫,束发戴巾,沿着这山间小道拾级而上。
一路上,皆是奔赴毓贤书院讲学的书生,众人神色匆匆,脚步急切,似生怕错过什么稀世珍宝般。
只见一位二十来岁的青年,身形略显单薄,背着个沉甸甸的书篓,此刻正累得气喘吁吁。
他双手撑在膝盖上,身子前倾,大口大口喘着粗气,那胸膛剧烈起伏。
瞧见正闲庭信步的苏婉清二人,满脸纳闷,忍不住凑上前去,开口问道:“哎,两位公子,你们怎还这般不紧不慢的,再磨蹭会儿,今日这讲学可就要开场啦!”
此人名叫孙启文,青州本地人,自小对学问痴迷得紧,打从懂事起,毓贤书院便是他心尖尖上的圣地。平日里他就常往书院跑,跟着夫子们旁听闻道,汲取学识,这回书院办这讲学盛会,在他看来,那可是数年难遇的知识盛宴,自然是满心期待,早早便做足了准备。
萧逸风还是那副自来熟的模样,眉眼弯弯,嘴角噙着笑意,拱手施了一礼,热络回应道:
“承蒙兄台挂怀提醒呐,实不相瞒,我二人初来乍到,对这毓贤书院的门道、周遭事儿还两眼一抹黑呢,所以这步子才慢了些,惭愧惭愧。”
孙启文爽朗一笑,抬手随意抹了抹额头沁出的薄汗,大手一挥,满是豁达劲儿:
“嗐,不碍事不碍事!这几日咱青州城可热闹翻天咯,满大街都是冲着四位大儒讲学赶来的人,大多呀,和二位一样,头一回碰上这阵仗。”
苏婉清身姿笔挺,微微颔首,声音轻柔却透着诚恳:“兄台所言极是,如此盛会,汇聚诸般学识精华,机会实在难得,我等自是不愿错失分毫。”
孙启文目光在二人面庞上细细打量,瞧着他俩这般气宇轩昂、仪态不凡,心里头就像被春日暖阳轻拂,那股子因赶路而生的疲惫瞬间消散了大半。
兴致愈发高涨,眼里闪着热切光芒,抱拳问道:“瞧我这急性子,光顾着唠嗑,还没请教二位公子尊姓大名,又是打从哪儿来的呀?”
二人遂依次报上自家名号,孙启文听得眉眼含笑,乐呵呵说道:“幸会幸会,我姓孙,地道的青州人氏呐。”言罢,他目光在二人身上又仔细梭巡了一圈,忽地一拍脑门,咋呼道:“哟,二位怎么连蒲团都没带着呀?”
经他这一提醒,萧逸风才如梦初醒,抬眼四望,可不是嘛,往来书生们背上、手里,大多都携着或精致、或质朴的蒲团。他忙扭头看向苏婉清,苏婉清也是一脸无奈,两手一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