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上面看,好像何雨柱的想法,是三天一变似的。
这也正常,人的想法是随时变化的,何况何雨柱上辈子也没过这个方面的经验,这辈子也是慢慢摸索,什么事情都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在做事。
像是有些事情,何雨柱自己想不明白,也有别人指点他。
就像是这个科研经费的问题,何雨柱原来是认为他占便宜了。
在他原来的想法里,也就是没有正式的科研经费额度,也就不用担责任。
这属于何雨柱原来的小民心态。
但何雨柱这次关外之行,特别是跟娄晓娥合而为一后,他把自己这个上面的想法,跟着娄晓娥探讨了一下,却是被娄晓娥一顿吐槽。
按照娄晓娥说的,要是何雨柱原来没出成绩时,有那个想法是合适的。
但现在既然已经出成绩了,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何雨柱可以不用,但那个科研经费必须要有。
而且那个有,不是说外贸口某个大领导对着他口头说一声就行的,必须有文件说明。
那样,何雨柱身上的责任,才能最小化,功劳才能最大化。
这玩意真就属于让他开窍的指点了。
也就是外贸口或者其他部门,既然指望着何雨柱这边的研发,那么不管一百万还是五十万,总要给个额度。
哪怕这笔钱拨到农场的账上面,何雨柱一分钱不用,那是他的事情。
总比何雨柱现在这样师出无名的要好。
像何雨柱现在这样的草台班子,要是没老路那边这身皮,早就被人吃的骨头渣子都没有了。
就算有老路那边给何雨柱撑腰,按照何雨柱这样做事,只要有一年成绩不到预期,那么那些人也不会少找他麻烦。
虽然何雨柱不在乎,在他想法里,就是能做就做,不能做就是退回玩具厂去。
但做事业,不是何雨柱这个做法。
这玩意,这就是身边有个明白人的好处。
像是老李那些人,估计早就看出何雨柱这个做事方法的隐患了,但人家跟他关系没那么近。
私事上,老李他们可能会提醒他一下。
但在公事上,人家犯不着给他操这个心。
而像是刘婷,郭书苗这些人,倒是跟何雨柱关系到了,但受限于格局视野问题,也是看不到这些问题。
娄晓娥虽然没在职场混过,但商业上的事情,说白了也跟职场上差不多。
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