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尹横抚须缓道:“儒道同源,恰如《中庸》所言‘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知之辟也。’世人皆自以为是,被诱惑纷争驱赶到罗网陷阱之中却也浑然不觉其险,连一丝一毫躲避的想法都没有,而郭门教引子弟,向来不会在意世俗沉浮,因此到底能省些精神,做出点东西来吧。”
(郭林宗先生后人的发展作为:作为有道先生的崇拜者,这也是笔者特别有兴趣的方面,所以文中人物常会出现探讨郭门家风的话题,毕竟言传身教拥有超乎想象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现择几例以飨诸君同好:①1939年7月3日,郭沫若的父亲郭朝沛先生在四川乐山老家病逝,享年86岁。毛 泽 东同志获悉后,同王明、秦邦宪、吴玉章、林伯渠、董必武、叶剑英、邓颖超等八人联名以世侄名义送了一副挽联:“先生为有道后身,衡门潜隐,克享遐不龄,明达通玄超往古;哲嗣乃文坛宗匠,戎幕奋飞,共驱日寇,丰功勒石励来兹。”其中“有道后身”指郭朝沛家庭系东汉太原府(介休)郭泰(林宗)之后裔。② 郭子仪,现在所能查到的,祖籍是山西汾阳,唐代著名的军事家。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戏剧和传说中,郭有七子八婿在朝作官,其中一子是当朝驸马,每逢其寿辰,七子八婿均携子前来祝寿,把笏板放满床头,即所谓的“满床笏”。虽权倾朝野,但其人始终谦逊低调,不居功自傲,能做到全身而退,难度其实相当的大。郭沫若先生曾谈及乐山郭氏与唐代郭子仪均乃郭林宗后人。作为文坛及考古大家,想来郭沫若先生是有所依据的。而介休出身的文博大家张颔先生破译“侯马盟书”时,也得到过郭沫若先生文章的启发,从这一点细思,也许真有些渊源亦未可知。③山西郭汝霖从曹雪芹曾祖曹玺开始,就是曹家的管家。曹寅《祭郭汝霖先生文》一文反复说明郭氏对曹家的汗马功劳,曹寅从小以师事郭汝霖,如家人般相处。关于郭汝霖出身,其子孙资料显示“旧家汾水”,曹寅也曾经派人到介休重立郭有道碑,可见其认祖为东汉郭有道。(《山西日报》吕世宏)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时,郭门很大概率也有往南方离散的后裔,以上例举可能真有族谱可查,也许只是因为郭有道先生的声望而为之,毕竟连皇家都有冒认构建谱系始祖的“风尚”,默认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贤达为祖先,所以后人也只能是猜测了。)
聊到这里,在坐无不心生触动,纷纷点头,静思良久。
这边厢,秀英接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