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评怒气冲冲上了飞机。
飞往花旗国跑金球奖,参加几个重要城市影评人协会的晚会。
想获奖就要跑,早年国内电影人还有幼稚思想——酒香不怕巷子深。
觉得外国奖项只看电影,不看场外。
现在基本没几个有这种想法,都知道越是外国奖项,场外因素越多。
某种程度上,沈三通说的话一点毛病都没有。
只是一直以来,没谁像他这样赤裸裸的说出来,在国内展现出来。
去外面评奖的电影人,都有默契,不怎么说外面坏话。
总之,想要获奖,不花钱肯定没有得奖的可能。
“金球奖肯定入围。”
张伟评来到张一谋这边,让妮妮去后排待着。
他对老谋子心理优势极大,抱怨:“你为什么不坚持坚持,金球奖颁奖典礼没几天,获得了最佳外语片,立刻打脸沈三通。”
张伟评不只是因为张一谋不经他允许回应而愤怒,更重要是张一谋在《电影报》的电话采访中,承认了“创作遗憾”。
暗示在坚持艺术表达,但因为商业上运作原因,不得不做了违心之举。
张一谋的戏,不就是他张伟评运作的吗?
等于将黑锅全扣在新画面头上。
扣也扣了,张伟评从不惧怕争议,他无法忍受张一谋脱离他的掌握。
你可是张一谋啊,除了他张伟评能欺负,沈三通凭什么?
沈三通再有钱有势,在资历和位格上,依然没法和张一谋相比。
这不是沈三通成就多大所能改变,沈三通年龄摆在这了,文艺片时代他才刚刚出生,甚至没出生。
商业片蛮荒时期在读大学。
回不到过去,就要承认张一谋的地位,这是已经决定的历史。
张伟评心里有自己的算盘和计划。
他看出来了,沈三通做事看似狂妄,其实有边界,公开针对《金陵十三钗》没有选择上映首周,明显在避嫌。
只要张一谋愿意用自己的形象去对耗,沈三通必然会大损。
至少也是两败俱伤。
张一谋不言,张末当了嘴替:“这样做不等于不打自招?我爸的名誉不是你的消耗品。”
老谋子不是没有一战之力,可是为什么要打?
沈三通多大年纪,他多大年纪,沈三通不怕泥巴摸脸,他要脸啊!
张一谋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