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强压住内心的不安:“陛下,荆州虽重要,但此时并不适合轻举妄动。敌情未明,我方兵力有限,贸然进攻只会陷入被动。再者,沿途地形复杂,若遭遇伏击,后果不堪设想。不如先稳固现有疆土,待时机成熟再作打算。”
荀彧笑而不语,若是这些话就能说动陛下,他早就窝在许昌享清闲了。
刘协志气当头,谁劝也无用,直接大手一挥:“无碍!现在整兵也来得及,我们先行,随后再让大军跟进。既然决定了,便无需再犹豫,朕意已决,即刻启程。”
一声令下,船上的水手们立刻忙碌起来,帆布迅速展开,船桨齐刷刷地划入水中,船身开始缓缓离岸。江水在船底激起层层涟漪,朝着远方浩浩荡荡地流去。
刘焉稀里糊涂坐上了贼船,心神大震,怎么会有如此不着调的君主?!
君主能如此草率行事?他心中暗自叹息,回想历代明君,哪一个不是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如今这位陛下,却像是被一时的冲动所驱使,全然不顾大局,一时兴起说打就打,身边连个一万的兵马都没有怎么打?!
他不禁担忧,此行恐怕凶多吉少,可惜出门前还未与刘璋下遗言,这蠢儿子若是继承了益州,恐怕也难保基业。
若能平安返回,定要好好规劝刘璋,让他多学些治国之道,不要再像自己这般鲁莽行事。船行至江中,风浪渐起,刘焉紧握船舷,心中愈发忐忑,以为荀彧等人如他一般脸色惊骇,转头一看。
“你们......诸位好定力,刘某真是自愧不如。”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荀彧等人却神色自若,诸葛亮轻抚羽扇,淡然道:“风浪虽大,心若平静,便能泰然处之。”
刘备嘀咕:“习惯了,习惯了习惯了就好。”
荀彧笑了笑,习以为常地拍了拍刘焉肩膀,一副过来人的模样,轻声说道:“刘公莫忧,风浪再大,终会平息。陛下虽有时冲动,但也非无谋之辈,我等只需尽忠职守,辅佐得当,自能化险为夷。”
刘焉听罢,瞥了眼坐在船头不知从哪来找出的渔具甩起就悠闲钓鱼,惊悚摇头:“我们这时要去荆州!荆州啊!各路豪强云集之地,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啊!此行会不会是自投罗网?我刘焉一生谨慎,怎会落得如此境地!”
他眼中闪过一丝绝望,但随即又强行振作,转头望向荀彧和诸葛亮,语气中带着几分恳求:“两位智谋过人,定有良策助我等脱困。刘某愿听高见,绝不敢有半分违逆。”
荀彧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