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厌恶色身,他厌恶这种扰动的色身,他觉得这个色身粗苦障,你看这个肉身在这个地方,走路也不对、睡觉也不对,走来走去都不对,是粗重的、痛苦的、障碍的。他心中对这个色身就产生厌离之想,我不要这个色身,我再也不需要你了。欸,一切唯心造,他不断想以后,他色身就消失了。那么一个人一定要有色身啊,他以虚空为色身,四空定,空无边处就是以虚空为色身。但诸位要知道,你以虚空为色身,你还是有所住,你以虚空为住;只要你有所住,你就不得自在!当然相对我们以色身为住那好多了,至少他不会老、不会病,不会老病的问题。
从《楞严经》佛陀一再告诉我们──不要去住啊!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我们人生,你越想追求什么,你越得不到;你愿意放下,你得到的更多。你读完这部经,你会得到这个深深的道理。
一个人的自在,是他面对诱惑假相的时候,他每一次都选择放下。
我以前看过一位西藏喇嘛讲一个故事──
他说:我们真如本性,就像一个母亲一样。这修行人就像小孩子,小孩子第一次哭的时候,母亲给他一个糖果吃,丢一个糖果给他,有些人就满足啦;但是有些小孩子继续哭,他不要!不要,没办法啦,就拿一个蛋糕给他吃;蛋糕他也不要,就给他一个大蛋糕;大蛋糕…这个小孩子继续哭…那母亲只好把她的摩尼宝珠给他。
这个故事值得我们深思啊!真如本性是我们生命的一个根源,我们活在妄想,你有所住就满足了,那就这样子过了。但是你不断的放下的时候,你跟真如就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了,它无量的功德就跟你慢慢接轨了。所以我们要想:为什么虚空藏菩萨能够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剎,化成虚空?因为他把假相全部放下,结果它拥有这么多的自在!所以:
一个人——你要能够在修行当中成就大功德,你肯定要先学会放下。
每一件事情诱惑你的时候,你告诉你自己:这个只是你生命的一个过程的假相──路旁的小花,你要的是继续往前走……你不断的放下,你的功德才会越来越大,这个道理你一定要清楚。
庚六、识大圆通
前面的地水火风空都是一个色法,这里开始观察你明了的心──观察心法。从一念心识当中的相状从假入空,悟入了无相的真如理。
修习唯识
【弥勒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经微尘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明,我从彼佛而得出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