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就是一个主题:
称性起修──你要站在一个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断烦恼;你要站在一个本来没有生死的角度,来了生死。
这两句话诸位听得懂吗?你这两句话懂了,你学习《楞严经》基本上及格了;如果你这两句话还听不懂,那这一堂课对你来说,只是结缘──结来世的因缘,也很好。我再重复一次:
修行人不能站在妄想的角度,来思考事情;你要站在真如的角度,来思考事情,你的修行才会突破得快。
你的思考模式,会影响你进步的快慢哦!为什么古人说日劫相倍?人家修一日,超过我们修一劫,因为他的智慧深。你不能老是活在过去的颠倒想,说:烦恼是真实的,我佛号也是真实的…我跟你拼了。那就糟了,那你要修到什么时候呢?你要想想看,妄想是无量劫打来的妄想,你现在少少的佛号,你想跟它拼了,你这不是不知量力吗?
但是你有般若的智慧就不同了,你告诉自己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站在一个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断烦恼;站在一个本来没有生死的角度,来了生死;从现在开始,你要从真如的角度来思考事情,从胜义谛的角度来思考事情,你进步就很快了。
从本来无一物建立你的菩萨道,从本来无一物提起你的佛号,这就是本经首楞严王三昧的思想;先找到你的家,然后从你的家里重新出发!
前面就是在讲这个观念──色、受、想、行、识,五阴是本来没有的,是后来的妄想捏造出来的;既然它是妄想捏造出来的,它自然可以还灭,是这个意思。
好,我们最后一堂课会把这个《楞严经》的法要圆满,今天到这里,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67561291
妙音0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月球小说】 www.yueqium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yueqiumao.net,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